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

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

ID:43608737

大小:393.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10-11

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_第1页
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_第2页
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_第3页
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_第4页
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_第5页
资源描述:

《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定风波 苏轼定风波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此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已近三年。在这遭受严重政治迫害后的几年里,苏轼内心当然有忿懑和痛苦的一面,但他却始终能以超人的旷达心态泰然处之。这首《定风波》就表现了苏轼当时“泰然处之”的心境。写作背景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品味语言,鉴赏形象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理解“一蓑烟雨任平生”蕴含的人生哲理表现了词人怎

2、样的心境?刻画了怎样的抒情主体形象?“轻胜马”当时下雨,道路泥泞,穿着草鞋走这样的路有可能比骑马还轻快吗?为什么要这样说?心境闲适,这几句话刻画了穿着草鞋,拄着竹杖,一个迎着疾风骤雨,缓缓而行,时而吟唱时而又长啸的潇洒的抒情主体形象。“竹杖芒鞋”是步行所用,用它的人当然是闲人、穷困潦倒的人。隐喻词人现在是闲散江湖。也就是说自己是被贬谪的处境。“骑马”的当然是什么人,官员或忙人也是隐喻:奔波官场。那就是说:词人认为闲散江湖胜过奔波官场,实质就是——无官一身轻!雨——自然风雨、政治风雨、人生风雨(双关、隐喻义)任由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诗

3、人在潇洒镇静中,有几分倔强、几分抗争的心。人生哲理:自己平生任由人生的风风雨雨吹打,无所畏惧上片重点: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品味语言,鉴赏形象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下片重点: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归去,归到哪里去??你的感悟?“归去”,是归去到闲散江湖的处境,而且前面也说“无官一身轻”。意存归隐之意,但人生态度的主旋律是自信、达观的!人生感悟:对待人生要有旷达的襟怀,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要乐观自信,不能沮丧沉沦。这首词展现了苏轼被贬谪黄州时的基本心境:一是泰然自若、旷达处之;二是意

4、存归隐、宽慰自解。内容评述词的艺术特色遇雨——司空见惯感受——人生哲理手法:用生活小事为题材来表现对人生的思考——以小见大,于简朴中见深意,正是苏轼词题材上的一大特色。另一特色是词的风格——豪放。苏轼在很多词中表现的情怀是旷达的,词风属于豪放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