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蜡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

论蜡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

ID:43609145

大小:2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1

论蜡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_第1页
论蜡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_第2页
论蜡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_第3页
论蜡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论蜡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蜡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摘要:本文通过对蜡这种材料一些实验性的研究,探讨蜡作为一种艺术材料在当今艺术创作中的运用(如香蜡、蜡像、蜡染等)。并结合自身特点运用蜡的易溶这一特性结合FI常废弃用品进行创作,即运用蜡在日常生活不同环境所渲染气氛的特性与日用品发生联系表现一种怀念的情愫。就如在祭祀中蜡作为渲染气氛的工具。用蜡的原材料雕刻成具废弃的日用品,使材料本身与日用品达到相互呼应的效果。关键词:蜡;仪式化;FI用品;艺术品中图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3)11-38-1众所周知,生活屮常见的蜡烛的烛芯燃烧时一部分蜡燃烧至空

2、气屮,另一部分会转化成液体蜡,但液体的蜡不一会乂自行凝固。这是由于蜡烛的主要原料是天然脂,能够在常温空气中自行凝固,蜡的这一特性引发我运用蜡去做一些雕塑创作的尝试。说到蜡这种材料,不得不提的就是蜡像,蜡像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集雕塑、绘画、戏剧于一体,好的蜡像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因此冇广泛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见到各个国家、不同种族用蜡将其生活场景表现得栩栩如生。最知名的杜莎夫人蜡像馆是当今世界水平最高的蜡像馆2—,它在中国上海、香港都有分馆。馆内收录了社会各界名人的蜡像,这是蜡与艺术的完美结合。蜡像之所以能达到这种效果是由于在

3、制作过程中巧妙地运用了蜡的特性,如互溶性一一蜂蜡(俗称白蜡和黄蜡)是互溶性很好的一种蜡,它可以与植物蜡、动物蜡、矿物蜡融合,也可以融成透明液体状和各种颜色进行调和,可以达到外表光亮的肌肤感。除此之外,制作者需有高超的雕刻技法和染色技术才能达到逼真的效果。在这里我耍强调的是超写实主义的蜡像是运用蜡一些化学属性,并没有融入蜡的寓意在作品中。上文中提到蜡的化学属性在当今艺术创作中的运用,下面我将阐述为什么会选用日常生活中较常见的红蜡进行创作,也就是运用日常被我们所仪式化的蜡:烛原材料进行创作。红蜡:对于东方人來说,有着自己独特的情结。即精神化的产物,被仪式化。

4、我们中国人对红色有着特殊的情感,自古以来,红色在中国一直扮演着色彩中最重要的颜色Z-O红色也是血液的颜色,冋到现代,红领山、国旗也都是鲜艳的大红色。总之红色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最具代表性的颜色,现在我们称之为“中国红”。在《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屮提到:“艺术的主要作用是再现生活中引人兴趣的一切事情:说明生活、对生活现象下判断,这也常常被摆到首要位置。”中国在近几十年飞速发展中,已渐渐成为世界强国,我们的生活也在这短短的几十年中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已经告别了“飞鸽传书”和“快马加鞭”时代。対于生活在当下的80后来说,从最开始的公共电话亭、BP机和巨型大哥

5、大时代,发展到如今随身携带的迷你通讯系统已经能够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我们已经很难想象父辈们津津乐道地谈到与他们那个年代有关的H用品,这些日用品虽在当今生活中丧失其原本发挥的功能但并未在人们的记忆中褪色,这就是我创作灵感的來源。令我印像深刻的是抗战题材电影中所使用的电话,所有的重要军事信息都是通过电话进行传送,如今它已变成展览馆的文物,功成身退。随着科技的发展,物资缺乏的年代已经过去,取而代之的是当下琳琅满H的日用品,如今生活用詁的更新是非常快的,人们与日用品之间的磨合期也缩短,比如过去使用的算盘必须在掌握一定的方法才可以上手,而如今许多日用品已经智能化。

6、如果我们足够的细心和虚心,就会在脑海中产生这样的质疑,我们对这些司空见惯的口用品足够了解吗?物质是改善了我们的生活,还是对我们的另一种禁锢?生活在当下的人们是非常愿意也容易接受新的牛活方式,当我们习惯了新的牛活之后,没冇人愿意再回到过去,哪怕过去的生活是简单而纯粹。用蜡制作大家习以为常的生活必需品,试图想让我们重新审视自C原本就很简单的生活。回望那种简单就像在凝视我们如蜡烛一般的人生,其实就是那么纯粹,已经开始燃烧,最终消逝,留给后人的就是具有时代烙印的日用品。利用蜡的可溶性对I口日用甜的外形进行再造,表达我对过去生活以及与我们密切相关日用品的追忆。新事

7、物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新事物替代旧事物是必然的。新的商品代替旧的商品,其催化剂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必然规律面前我们能做些什么。将蜡做成的口用品与实物进行对比时,总让我产生许多奇妙的遐想。这些日用品有些是我们已经不再使用的物甜,当它再次被蜡这种材质槊造然后呈现在人们的面前时,被遗忘的时光似乎与我们乂拉近了距离。在创作过程中蜡这种材料的烘托使一些零碎的IHH用品祭奠的情绪更加强烈。反复这些被遗弃的FI用品幽灵被我们重新拾起,赋予其蜡的精神。留给人们思考的是在享受物质资源带给生活便利的同时,物质的充裕是提高生活的品质还是対我们的另一种禁锢。参考文献:[1][俄

8、]车尔尼雪夫斯基著,周扬译•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