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题中的典型问题及对策

诗歌鉴赏题中的典型问题及对策

ID:43611153

大小:2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1

诗歌鉴赏题中的典型问题及对策_第1页
诗歌鉴赏题中的典型问题及对策_第2页
诗歌鉴赏题中的典型问题及对策_第3页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题中的典型问题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诗歌鉴赏题中的典型问题及对策泗安中学徐玲玲《孤雁》一诗的考查共两问。第一问“'诗眼'是什么?”。不少学生因选择了“怜”“哀”等词而未能得满分。“诗眼”是“最能表现情感意味,精神内涵的词(字眼)”,一个“最”字说明了答案的唯一性。“哀”“怜”二字,虽能从屮把握全诗的情感基调,可是因选择理由的相似性,无法排除一个而留下另一个。“孤”字既将“哀”“怜”二字包含其中,同时也更好地表现了诗人的情感。第二问“说说理由”,问题较为严重。《孤雁》一诗的阅读并不困难,其“孤独”这一情感较易把握,“思乡”“漂泊的孤寂”这

2、一主题也不难理解。绝大多数学生失分都因“题感”差,不围绕重点答题(1、2、3、4、5),东拉西扯而痛失分数;而或言语罗嗦,逐句分析,虽一句不落,却抓不住重点(6、7、8)o症状表现:1、诗人以孤雁自喻,写出自己因不与世俗相融而被别人冷落排挤,写出了诗人心中的苦闷。2、全诗借景抒情,融入了作者的感情,賦予孤雁以人的情感,深化了主题,突出了主旨。3、以“孤雁”为题,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孤雁之孤,并且对比强调,诗人借物抒怀,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凄凉。4、当时杜甫所处的朝代是唐末,安史之乱使国家动荡不安,家破人亡

3、、妻离子散的情况很多,而诗人自己长期与家人分离,孤身一人,感到孤单寂寞,并含有思念家人的情感,希望国家早日安定。5、全诗以孤雁为意象,描写它的声形,为了突出它的孤独。而这孤独有恰似诗人自己,表明诗人内心的孤独,欲语无人。6、首先写“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写出了孤雁的孤独与寂寞;再一句是“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写出了孤雁的无可奈何;又一句“望尽似犹见,哀多声更闻”终于写出了心声;“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写出了孤独寂寞。所以贯穿全诗最能表现情感的诗眼是“孤”。7、作者写了大量的景物如:孤雁、野鸦

4、等,说明了“哀”“寂寞”,作者是在写景,但总是在写自己的孤单、寂寞。8、全诗的感情为孤独悲凉,诗中“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野鸦无意绪”等句都带有孤单的意味。鉴于学生答题出现的诸种症状,建议如下:一、培养学生“问什么,答什么;要什么,给什么”的意识。不光是诗歌鉴赏题,所有类型的主观题,学生不同程度地表现岀“题感”意识不强的毛病。所以在训练屮,应强调先寻找捉问的重点和切入点。一首诗,鉴赏的角度可以多种多样,而问题往往只从一个角度切入,所以提问也就有了侧重点。高考诗歌鉴赏考“手法”“用词”还是“思想”

5、,尚无定论,不同类型的诗歌可以冇不同的考法。如2001年春季高考题骆宾王的《蝉》一诗,侧重考查“托物言志”手法的应用;2002年全国高考题《春夜洛城闻笛》侧重考查,通过关键的意象,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2003年高考题《过香积寺》侧重考查对“诗眼”的把握和理解。答题屮,不少淫生不仔细审题,在“手法”上分析过多(如症状表现2、3),或结合作者及其所处背景,细加分析(如症状表现4),虽答得头头是道,却答非所问。题干屮捉示诗眼'是最能表现情感意味,精神内涵”的词。那么我们可以获得以下这样两个信息:1、答题

6、时应将“诗眼”与作者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或写作目的联系起来。2、既是全诗的诗眼,诗屮应有多处照应,应作适当分析。二、训练基本的答题格式审清了提问的侧重点,从何答起,具休到什么程度,乂岀现了一些问题。冇的这句说说,那句评评,找不到清晰的思路(这种情况较普遍);冇的罗列意彖,泛泛而谈,没冇重点(如症状表现6、7、8)。像此类“综述型”题目,分析的内容较多,若无清晰的思路,容易造成阅卷老师的疲劳,而丢失分数。因此,可将此类综述型题目概括成“总分”或“分总”的基本形式。我们将答案分解又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基本公式:

7、分:首联“孤”字的分析+颔联中“怜”、“一片”与“万重”的分析。总:金诗思想感情。分总:重点词句+理解思想感情。我们用这种方法来做2003年的《过香积寺》一题: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问:诗眼是一句诗屮最传神的字眼,诗中第三联中,诗眼分别是哪两个字,联系全诗加以分析。分:“咽”字的分析+“冷”字的分析总:诗歌的意境+全诗的思想感情因是一首借景抒情的诗歌,所以诗眼必与景物营造的意境和思想感情(或写作目)冇关。所以答案是:诗眼分别是“

8、咽”“冷”。山屮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呻吟,仿佛呜咽Z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的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冷”二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出山屮幽静孤寂的景彖。此外,“泉声”、“危石”、“FI色”、“青松”均为名词,不能表现情感意味,精神内涵。三、加强几种题型的诗歌鉴赏题的针对性训练。眼下,再做大量的题目已无意义,也无时间。而题目典型,则可以举一反三。所以须加强对“诗眼”、“关键词”、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反衬手法”等题型的训练。训练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