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意象的分析

月亮意象的分析

ID:43614532

大小:2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1

月亮意象的分析_第1页
月亮意象的分析_第2页
月亮意象的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月亮意象的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月亮意象的分析一一以李白、苏轼作品为例新闻173陈阶武6302117071月亮作为古代文学中最常见的意象么一,含有丰富的情感内涵。唐宋时期的文学作品屮月亮这一意象常常出现,或寄托仕途沉浮、贫富穷通,或感叹生死两别、悲欢离合。月亮,历來为文人们视为情感倾述的对象,一轮皎月,倾听着不知多少人的诉说,虽有阴晴圆缺,但拥有跨越吋空的力量,从诗经《陈风•月出》中“月出皎兮,佼人僚兮。”到现代人赏月时随口而出关于月亮的诗句,月亮一直能引起人内心深处的共鸣。李白的一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儿童诗歌的启蒙;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成了离别的符号。本文将简单分析李白与

2、苏轼诗歌中出现的月亮意象,分析其不同的内涵,以对比两人对于月亮这一意象不同的情感倾述与精神内涵。一.李白的月亮一一特殊的人生知己李白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2—,其飘逸绚丽的诗句无不抒发着其内心的豪迈与想象。他有着斗洒诗百篇,诗成泣鬼神的才气与风度,正因如此,贺知章称他为“天上谪仙人”,但正是他的“仙人气质”,豪放洒脱下也有一丝“高出不胜寒”的寂寞。特别是仕途受挫,没有办法施展自己才华的他只能“赐金放还”,纵情于山水之间。在内心的闲顿中,他将天上的月亮视为自己的人生知己,用诗句将月亮拟人化,赋予它独特的人格。抒发对友人离别之情时,写下“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此时的月

3、亮成了他和友人的传声筒,希望此时的月亮能够把他的思念转达给友人;表达对故乡的想念时,他吟咏“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时的月亮仿佛儿时的玩伴,抬头一望便看到了故乡;在苦闷独酌时,他对着月亮“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我的影子和月亮,这两个“人”陪伴我足矣。诗人内心的孤傲犹如洁白而无暇的月亮,在他眼中,只有这皎月才能懂得他的孤独,原本的独酌有了月亮的陪伴也不再孤单。“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醒来后月亮消失了,也要和它结下永远的友谊。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他写下“我欲因Z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刻溪。”,天地中只有一轮明月送别我飞往梦中之地。常常说

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孤傲高洁的李白将同样冰清玉洁的月亮视作朋友。在《独漉篇》中,他写下“独漉水中泥,水浊不见月。”,月亮何尝不是他自己,世间污浊掩盖了月亮同样容不下他。月本皎洁,他亦皎洁,人格化的月亮意彖是他自身的投影。李白用他独特的诗歌语言,将月亮塑造成了自己的人生知己。传说李白醉洒后捞月坠水而死,也许是他厌倦了尘世,要重为仙人,与月老共饮吧。二.苏轼的月亮一一理性的现实寄托苏轼写月的诗句没有李白的那么豪边,更多的是他对人生、物理的思考。“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一句既不失苏轼同样豪放的品格,又引1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对人生离别的体悟。如果说李白诗歌中

5、的月亮是知己的话,那么苏轼词文川的月亮便是苏轼理性的现实寄托。苏轼往往给人以长须大汉的印象,的确,他作为北宋最伟大的词人之一,是豪放派诗词的代表人物。提起他的词,便是“关西大汉,铜琵琶铁唱板,唱'大江东去'”。但是同样一首《江城子》,他可以写下“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的豪迈,也可以写下“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婉转,苏轼的身上,一直具有着理性与感性的双重属性。以中学接触的《前赤壁赋》为例,其中“携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唯江上Z清风,与山间Z明月”,多次出现月的意象,其屮还有关于月亮的一段论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

6、,而卒莫消长也。盖将口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苏轼关于人生的思考通过月亮这一意象来表达,人生就如同这月亮,或转瞬即逝,或永世长存。关于月亮的理性思考,最经典的还是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儿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他欲乘风归去,乂恐高出不胜寒,感怀今昔,既想归去乂放不下的内心矛盾引起他的思索。抬头看见正在照射

7、着自己的月亮,他突然明白,人生事事如同这月亮,哪有长久的圆满呢?从月亮的阴晴自然变化过渡到人的悲欢离合,最后感悟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豁达,词人的心绪由人情悲欢的感性到豁然开朗后的理性,一切因月而生又因月而结朿。在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面对如画的江山回想到自己壮志未酬,不经感叹“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为什么他要“抱明月而长终”?面对如梦变化的人生,一切似乎都是过眼云烟,不如敬这月亮一樽酒,希望永恒的月亮能承载他内心的哲思。一.月之所以为月月亮不过是天空中一颗不大的光点,何以能承载李白、苏轼乃至所有咏月诗人的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