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三步神经定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张秀芬

针刀三步神经定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张秀芬

ID:43616125

大小:270.31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0-11

针刀三步神经定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张秀芬_第1页
针刀三步神经定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张秀芬_第2页
针刀三步神经定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张秀芬_第3页
针刀三步神经定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张秀芬_第4页
针刀三步神经定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张秀芬_第5页
资源描述:

《针刀三步神经定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张秀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针刀三步神经定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张秀芬俞杰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计104例,均符合《临床疾病诊断依据痊愈好转标准》[1]中的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依据,对符合诊断标准病例随机分为针刀治疗组和针刺对照组。1.2X线表现所有患者常规摄颈椎X线六位片(正位、侧位、过屈侧位、双斜位、开口位),均发现有不同程度的骨关节病理改变。1.3三步神经定位方法1.3.1第一步,临床症状定位:根据患者主诉的的疼痛、麻木、皮肤感觉减退以及肌力减弱的部位,然后依据颈神经根的分布和它所支配的肌肉[2],对颈椎患病的部位作出初步定

2、位诊断。1.3.2第二步,触诊定位:根据第一步的定位诊断结果,对相对应的颈椎及其上下2个椎体的棘突、棘间、关节突关节和横突进行触诊检查,触清棘突是否有偏歪、关节突有无隆起和左右横突是否对称,若有异常,则应检查是否同时有压痛和病理阳性物——硬结、条索状物、摩擦音等。1.3.3第三步,影像学定位:观察颈椎X线六位片、颈椎CT或MRI片,注意是否有棘突偏歪,椎间隙变窄,生理曲度变直、反弓、成角,韧带钙化、双突影,双边影,椎体滑移,骨质增生以及颈神经根受压,若有,确定其发生部位。综合以上三步定位检查,即可对病变颈椎节段精确定位

3、。若患者症状、体征与影像学不符,则以前者为主要定位依据。2.2针刺治疗组处方[4]:主穴:相应病变颈椎夹脊穴、大椎、风池、肩井、肩髃、外关、养老,配穴:曲池、手三里、合谷、后溪。用中等程度刺激,留针20~30分钟,隔日一次,15次为一疗程。3.治疗结果3.1疗效标准根据解放军总后勤部《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1]中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愈好转标准进行评判。2治疗方法2.1针刀治疗组2.1.1备皮2.1.2定点、消毒根据以上神经定位诊断诊断确定的病变颈椎节段,选取该节段的棘间及其双侧关节突关节以及颈肩部阳性反应点1-

4、3点作为针刀进针点,用龙胆紫标记,术野按西医外科手术要求常规消毒,铺巾,医者戴一次性帽子、口罩和无菌手套。2.1.3针刀操作手法2.1.4颈椎复位手法表1针刀组、针刺组治疗前后X线改善情况比较针刀组(n=76)针刺组(n=38)治疗前例数治疗后改善例数治疗前例数治疗后改善例数X2P生理曲度变直6760341229.84<0.01成角39201734.23<0.05双边影413215216.67<0.01双突影584923429.88<0.01椎体滑移423316315.16<0.01椎间隙变窄3491202.45>0.

5、05棘突偏歪747436392.59<0.01骨质增生62033000表2两组病例疗效比较组别例数痊愈好转无效总有效率(%)例%例%例%针刀组766484.2*1114.511.398.7**针灸组381026.31950923.776.3*与针灸组相比,X2=34.78,P<0.01:**与针灸组相比,X2=13.17,P<0.013讨论颈椎病发病的确切病因病理尚不完全清楚,过去一般认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从颈椎生物力学平衡的角度来研究颈病的病因病理。Whitehill[5]通过损伤狗颈椎韧带、Miyamo

6、to[6]等通过切除小鼠全部棘突的相连韧带而分别诱发了实验动物的颈椎间盘退变,证实颈部生物力学平衡状态的改变,可诱发或加速颈椎间盘的退变。朱汉章[7]在前人生物力学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多年临床实践提出:颈部维护关节稳定的椎周软组织(肌肉韧带等)急慢性损伤后的动态平衡失调以及由此而造成的颈椎生物力学平衡失调是颈椎病发病的根本原因。其主要发病机制是:椎周软组织急慢性损伤组织间或内的疤痕、粘连和挛缩自我代偿机制作用下出现骨质增生椎体应力发生改变颈椎骨关节的微小移位卡压刺激神经血管和脊髓三步神经定位诊断,一方面,可对造成颈椎生物

7、力学失衡的部位做到精确定位,在此基础上用针刀将病灶部位软组织内的疤痕、粘连和挛缩进行微创松解、剥离,恢复颈部椎周软组织的动态平衡;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它为针刀治疗后的手法复位矫正颈椎骨关节的微小病理改变、恢复颈椎的生物力学平衡提供了精确定位,从而做到有的放矢、迅速恢复颈椎生物力学平衡,解除对颈神经根的压迫或刺激而治愈疾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