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监管前沿

金融监管前沿

ID:43616772

大小:172.50 KB

页数:43页

时间:2019-10-11

金融监管前沿_第1页
金融监管前沿_第2页
金融监管前沿_第3页
金融监管前沿_第4页
金融监管前沿_第5页
资源描述:

《金融监管前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三讲金融监管前沿一、金融监管的私有化问题二、金融监管的独立性问题三、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问题四、金融监管的成本问题五、监管规则的经济学基础问题六、金融监管的激励监督问题七、金融监管的组织结构问题八、金融监管的行为金融学问题九、中国当前金融监管的难点问题十、次贷危机与金融监管的最新课题一、金融监管的私有化问题(一)能否将政府监管机构私有化?问题的核心在于能否处理效率与公平、社会责任与最大赢利原则的冲突(二)行业自律监管与政府监管的结构安排行业自律的地位(接不接受领导或者监督)如何保证“行业利益倾向”?能否公司化(例如交易所的公司化)(三)能否设立投资者保护协会、储户保护协会

2、、投保人保护协会?二、金融监管的独立性问题RegulatoryindependenceSupervisoryindependenceInstitutionalindependenceBudgetaryindependence参见:MarcQuintyn与MichaelW.Taylor的文章三、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问题相关问题参见国际清算银行网站四、金融监管的成本问题直接成本:HowellJackson(2002)的估算,1998年-2000年间,美国金融监管机构的工作人员共计41,722人,每年的经费共计45亿美元,占GDP的比例平均为6.4%。而与此同时,英国金融监管局的

3、职员只有2765人,每年经费不过3.3亿美元,占GDP的比例为1%。间接成本SheilaBair(2003)的估计,如何考虑间接监管成本(如各机构的守法成本、监管失败的成本等),美国金融监管成本占GDP的比重将至少达到9%。换句话说,每年每10美元GDP中就有将近1美元花费在金融监管上。五、监管规则的经济学基础问题(一)内幕交易简介(二)是否有必要禁止内容交易赞成内幕交易的观点反对内幕交易的观点(三)内幕交易如何赔偿(一)内幕交易简介1、哪些人是内幕人员2、哪些信息是内幕信息3、构成:内幕人员利用内幕信息赢利赢利的标准(绝对还是相对?)亏损是否构成内幕交易赞成内幕交易的观

4、点1、急进的观点:Manne(1966)指出,内部人利用先知信息进行交易应该看成是对努力的、优秀的管理者的报偿。授予公司内部人有优先进行交易的权利,是对工资、奖金和期权等激励措施的不足进行的补偿。Demsetz(1969)指出,内幕交易可以缩短信息从公司到其投资者和一般社会公众的时间,从而提高股票定价的信息效率。2、温和的观点:Herzel,Katz,1985,“VictimlessCrime”。反对内幕交易的观点MervynKing,AilsaRoell(1987)内幕交易的非公平财富转移MervynKing,AilsaRoell(1987)内幕交易的征税效应Frien

5、d(2001)的实证研究表明,幕交易增加交易成本、减少交易量。六、金融监管的激励监督问题(一)公共利益理论(二)私人利益理论(一)公共利益理论EdwardJ.Kane(1997)指出,public-interesttheory溯源于庇古(A.C.Pigou,1932)和萨缪尔森(PaulSamuelson,1947)有关福利经济学的研究。公共利益下监管者的利益目标函数特征:利他(altruistic,监管者以公共利益最大化为自身最大化目标)铁面无私(监管执行完全与监管目标重合)完全独立(二)监管的私利理论1、特征:监管者具有私人利益监管者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不完全重合(存在

6、三种组合:双赢、双输、此赢彼输)2、表现:俘虏论监管容忍(toobigtofail)监管的自卫现象自肥现象(鼓励做大规模、纵容泡沫、私设收费项目,例如信息费)。俘虏论监管者成为行业利益保护者监管者与被监管者利益结盟仕而优则商监管自卫现象EdwardJ.Kane(1997)总结了监管者的5种自卫现象(条件反射):“蒙蔽反射”(blindfoldrefelex):“我此前对此一无所知。”“强词夺理反射”(trust-mereflex):“你们不对,我是对的。”“掩盖反射”(Cover-upreflex):“媒体报道有误,实际并无此事。”“分散注意力反射”(distractio

7、nreflex):在2000-2003年中国证券市场频曝丑闻的时候,中国证监会大肆宣传进行“投资者教育”运动,一度被看成转移视线。“推卸责任反射”(guilt-shiftreflex)或(scapegoatreflex):“所有这一切皆因另外的原因(另外的人)所致。”七、监管的组织结构(一)机构性监管与功能性监管(二)多边监管(三)统一监管(四)思考:美国为什么坚持多边监管(二)多边监管研究1、代表:美国、中国2、推动原因:金融市场分割、防火墙3、组织构架:联邦层面的机构性监管:美联储(FRS)、货币监理署(OCC)、联邦存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