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稠油油藏开采规律分析

超稠油油藏开采规律分析

ID:43620933

大小:3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1

超稠油油藏开采规律分析_第1页
超稠油油藏开采规律分析_第2页
超稠油油藏开采规律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超稠油油藏开采规律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超稠油油藏开釆规律分析李洪海2006-11-24字体:[大][中][小]一、开发丿力程及开釆现状曙一区超稠油油藏发现于七十年代后期,当时曲于埋藏深、原油粘度高及工艺技术条件的限制,无法获得工业油流。八十年代后期,辽河油皿与加拿大联合开展了“曙一区兴隆台油层超稠油油藏开发可行性研究”,对部分井进行重点取心及蒸汽吞吐试釆。九十年代初,随着开发工艺技术的提高,并根据超稠油开发可行性研究成果及曙1-36-234井蒸汽吞叶试采成功,向国家储委申报杜84块、杜212块探明石油地质储量,但曲于工艺技术的原因,开发工作并未开展。1996年6月4日,杜84块

2、曙1-35-40井采用“越泵加热降粘举升工艺”进行蒸汽吞吐开釆获得成功,该井第一周期累积注汽2444t,生产了146d,平均口产油12.4t/d,累积产油1812t,使超稠油开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同时打开了曙一区超稠油开采局面。此后,相继投入开发了杜229块、杜84馆陶油层,均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截止到2002年底,辽河油区曙一区超稠油累积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7672XlO't,动用石油地质储量6631X10%。由于各种开采工艺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开发水平的提高,目前年产油量达到200.8X10lt,已建成250X10%以上生产规模。二、地质情

3、况简介曙一区位于辽河盆地西部凹陷西斜坡中段齐曙上台阶,是辽河油田稠油最富集的区块之一,构造面积约为45Km2,纵向上共发育了六套含油层系。曙一区兴隆台油层砂体主要分为砾岩、砂砾岩、砾质砂岩、含砾砂岩、含泥砾质砂岩、含泥含砾砂岩、砂岩、不等砾砂岩、含泥砂岩九类,泥质含量7〜12%;粘土成分分别为:蒙脱石62%、伊利右23%、高岭右9%、伊蒙混层和绿泥右9.5%;有效孔隙度26〜33%,渗透率988〜2133XIO-3um2,含油饱和度60-65%,属大孔、高渗储层;50°C时原油粘度平均为20X10^-8,20°C时密度为1.0-1.01g/

4、cm3,胶质沥青质含量49-59%,凝固点25・0°C,含蜡量2.0%;地层温度为38°C-45°C,地温梯度3.8°C/100m;原始压力8.6Mpa,压力梯度1.015MPa/100m,三、超稠油生产特点曙一区超稠油地面脱气原油粘度高达20X10lmPa.S左右流动性能很差,可流动温度在80°C左右。以杜84块馆陶油层为例,地面脱气原油粘度(50°C)为22X10mPa.s,在油层温度(36°C)下原油粘度约120X104mPa.s,90°C吋粘度2666mPa.s,100°C吋粘度为1257mPa.s。从曙1-31-152井长效压力计

5、测试资料中得出,当油层温度低于80°C,油井产量迅速下降到零。原油在地层条件下不流动,因此在开发、输油、贮运和外销的每个环节都必须全程伴热。因此,它的蒸汽吞叶开发具有与普通稠油不同的三大特点:(一)能量消耗大(需要大电机、大电热装置、大注汽锅炉);(二)生产环节多,生产过程屮出现的问题多,作业频率高,如:分层注汽、冲砂、防砂、检泵、大修、侧钻等;(三)操作成本高,其中:热采费占30%;作业费占26%;动力费占]2.5%;油水处理费占14.1%,四项合计占操作成本的82.6%o与普通稠油相比,热釆费吨油增加73.9元/t,作业费增加76.0元

6、/t,动力费增加40.8元/t,油水处理费增加30.2元/t,四项合计,每吨原油操作成本比普通稠油高出220.9jc/to四、超稠油在开发过程屮,冇英独特的开釆规律(-)周期间产量变化规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上升阶段(1〜3轮),周期产量呈逐渐上升趋势,产量上升率平均为22%;高峰阶段(4〜6轮),周期产量稳定在1070t左右;缓慢递减阶段(7轮以后),7轮以后便进入高轮次吞吐阶段,周期产量逐渐下降,平均周期递减率为10%。超稠油的这种产量变化规律,是由超稠油的热敬效应决定的,同时也受加热半径、井底周围含油饱和度的制约。(-)周期内日产油变

7、化规律。划分为两种开发模式:一是周期生产早期(1〜3周期),平均日产油量由零很块上升到23t/d左右,产量日递增平均为1.5t/d左右,油井保持相对高产一段时间,称之谓峰值期,一般为20t/d左右,峰值期过后,除了第一周期由于热能的影响,递减较快外,二、三周期均缓慢递减,直至周期结束。二是第四周期以后,日产油上升阶段逐渐变缓,产量高峰值逐渐降低、滞后,其至峰值产量消失,缓慢进入递减期。这两种开发模式,生产60d以后,单井周期内产量变化规律驱于一致(三)累积采油量与累积注汽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单井累积注汽量在10000—12000t之前,累积

8、注汽量与累积采油量之间呈线性关系,累积注汽量超过这一界限,曲线偏向注汽轴,斜率变缓,开发效果变差。(四)釆注比、回釆水率、油汽比变化趋势。蒸汽吞吐是一个降压开采的过程,采岀液量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