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湿胃苓汤联合除湿止痒软膏治疗慢性湿疹疗效观察

除湿胃苓汤联合除湿止痒软膏治疗慢性湿疹疗效观察

ID:43621636

大小:4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1

除湿胃苓汤联合除湿止痒软膏治疗慢性湿疹疗效观察_第1页
除湿胃苓汤联合除湿止痒软膏治疗慢性湿疹疗效观察_第2页
除湿胃苓汤联合除湿止痒软膏治疗慢性湿疹疗效观察_第3页
除湿胃苓汤联合除湿止痒软膏治疗慢性湿疹疗效观察_第4页
除湿胃苓汤联合除湿止痒软膏治疗慢性湿疹疗效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除湿胃苓汤联合除湿止痒软膏治疗慢性湿疹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除湿胃苓汤联合除湿止痒软膏治疗慢性湿疹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评价除湿胃苓汤联合除湿止痒软膏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新县人民医院306例慢性湿疹患者,分为治疗组(164例)和对照组(142例),治疗组患者给予口服除湿胃苓汤,每口500mL分2次服用,同时外涂除湿止痒软膏,每日3次,连续治疗4周。対照组口服盐酸依匹斯汀胶囊,每日10mg,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外用,每日2次,连续治疗4周。结果治疗组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和无效率分别为76.2%、12.8%.4.2%和6.7%,总有效率

2、为93.2%o对照组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和无效率分别为53.5%、16.1%.7.7%和22.5%,总有效率为77.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二21.711,P=0.000)o治疗组无不良反应,对照组冇4例发生不良反应(x2二4.684,P二0.030)。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二&543,P=0.003),对照组复发率明显高于治疗组。结论除湿胃苓汤联合除湿止痒软膏治疗慢性湿疹是安全、有效的。[关键词]慢性湿疹;除湿胃苓汤;治疗[中图分类号]R758.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10

3、(2013)05(b)-0112-02慢性湿疹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反复发作皮肤炎症疾病Z-,其病程缠绵时缓时剧,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且因其发病机制尚不清,病因复杂,治疗后易于复发。有资料报道用西医治疗顽固性湿疹疗效不佳[1],目前多采用中医夯治疗慢性湿疹以提高疗效,减少反复病例或减缓复发时间,从而避免由于长期服西药所产生的毒副作用。为了了解慢性湿疹的屮药治疗效果,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新县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皮肤科用除湿胃苓汤联合除湿止痒软膏治疗慢性湿疹进行了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了统计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

4、取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皮肤科门诊患者306例,其中,男184例,女122例;年龄18〜60岁,平均32.58岁;病程3个月〜5年,平均2.4年。将所有患者分为治疗组(164例)和对照组(142例),治疗组男98例,女66例;年龄18〜60岁,平均(32±12)岁;病程最短60d,最长10年,平均(26±8)个月。对照组男86例,女56例,年龄20〜60岁,平均(36±12)岁;病程最短90d,最长11年,评价(16±8)个月。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诊断标

5、准慢性湿疹的中医诊断标准:多局限于某一部位,境界清楚,有明显的肥厚浸润,表面粗糙或呈苔蘇样变,颜色褐红或褐色,常伴冇丘疱疹、痂皮、抓痕,倾向湿润变化,常反复发作,时轻时重,有阵发性瘙痒。1.3方法1・3・1治疗组给予除湿胃苓汤(苍术、厚朴、土茯苓、地肤子、白癣皮各15g,白芍12g,白术、茯苓、防风、附子各10g、陈皮8g,廿草6g。用法:每口1剂,加水500mL,煮去渣取汁200mL,分2次服用)。每周复查1次,连续用药4周。同时外涂除湿止痒软膏(四川上善医药营销冇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20050550,由蛇床子、苦参、黄柏、黄连

6、、白癣皮、虎杖、紫花地丁、地肤子、?蓄、茵陈蒿、苍术、花椒、冰片十三味中药组成)。用法:每天涂药3次,涂于患处后轻按摩。每周复查1次,连续用药4周。1.3.2对照组给予盐酸依匹斯汀胶囊(重庆凯兴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41484)10mg每日1次,连续口服4周。同时外涂复方氟米松软膏(香港澳美制药厂生产,医药产品注册证号HC20100009)o用法:将本品薄层涂于患处,每H2次,并缓和摩擦,连用4周。1.4疗效标准1.5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观察记录对每一个患者治疗在第1个疗程开始观察和记录其用药不良反应。对治疗有效者观察其在

7、治疗过程中复发的情况。是否复发主耍根据皮疹的变化和症状表现进行判断。1・6统计学方法2结果2.1两组患者疗效比较2.2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3讨论慢性湿疹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之一,主要表现为患者皮肤浸润、触诊皮肤较硬、颜色呈暗红或紫褐色,表面粗糙,甚至呈苔蘇样变、脱屑、急性发作甚至有糜烂、渗出等现象,自觉瘙痒。特别该病以瘙痒症状最为明显,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学校和工作。目前,现代医学对该病的治疗以对症治疗、减少疾病复发、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为主要目的[3]。治疗上多联合使用抗组胺药物治疗,而该类药物副作用大,复发率高,很难令人满意。

8、文献报道,中医治疗慢性湿疹效果远优于西医治疗效果[4]。中医认为湿疹的发病主因先天禀赋不足,外感风、湿、热诸邪,郁阻于肌肤所致[5]。慢性患者多由于该病患者长期久病不愈或反复发作,伤及脾胃,或病久伤血,血虚牛风化燥,肌肽失去濡养而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