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苏木汗科学论文1

马苏木汗科学论文1

ID:43628163

大小:2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1

马苏木汗科学论文1_第1页
马苏木汗科学论文1_第2页
马苏木汗科学论文1_第3页
马苏木汗科学论文1_第4页
马苏木汗科学论文1_第5页
资源描述:

《马苏木汗科学论文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文题目:浅谈小学科学教学的点滴见解单位:塔县城乡寄宿制小学姓名:马苏木汗•夏古力时间:2013年3月28口浅谈小学科学教学的点滴见解塔县城乡寄宿制小学马苏木汗•夏古力【内容摘要】:《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是小学科学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实现小学科学教学目的的基础,科学教师如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引导他们自觉地探究科学,把握知识,学会方法,是提高科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关键词】:科学探究教学见解【正文】:《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是小学科学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实现小学科学教学目的的基础,科学教师如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引导他们自觉地探究科学,把握知识,学会方法,是提高科学教

2、学质量的关键。下面我谈谈自己总结的几点见解:一、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至少要做到两点,即允许学生说话,允许学生犯错。让学生在独立平等、轻松和谐的环境中发展自己的学习个性,实现学习活动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很多教师釆用“监狱式”的课堂教学管理,总是板着一副冷冰冰的面孔,动辄就训斥一番。吓得学生紧绷着心弦,光怕挨骂。学习的主动性又何从谈起?温和的教态,幽默的谈叶,真诚地相待,才能使得师生关系融洽,心灵相通。师纶之间既有追求知识的共振,又有思想交流的情感上的共鸣,这样的情景才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老师应该保护学生的表达欲望,允许学生说话,让学生有什么说什么

3、,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在无拘无束的自由畅谈中培养敢想敢说、敢说敢做,勇于争辩、敢于担当的优秀晶质,最大限度地释放他们的潜能。要允许学生插话,课堂插话的学生通常是认真听课,积极思考的学生;要允许学生争论。课堂教学中的争论可能在同学之间,也可能在师生之间,真理往往就是在争论当中不断完善,慢慢呈现与我们的眼前,要允许学生说错。当学生得到表达的充分自由以后,说错也就不可避免,说错的同学毕竟敢说了,总比不敢说的人要优秀,而且只有把错误的想法说出来,才能对正确的知识有更深的理解。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闲暇出智慧。”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营造轻松活泼的教学情境,给学生主动探索科学知识创造条件;积极

4、捕捉每一个学生的亮点,多肯定重表扬,让学生情不自禁地跟着老师教学步骤走;蹲下身子,和学生平等交流,为学生付出真挚的爱,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上真正的良师益友。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方法。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前提就是要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数学家皮亚杰说过“一切真理都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者由他们主动发现,至少要他们重建而不是简单地传递。”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以及思想品德的形成,都必须通过他们自身的主观努力才能实现。笔者认为应从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1、独立思考、分享成功。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要给学生思考的机会、发表见解的机会、在争论中证明自己见解的机会,并及时对同学们的积极

5、表现给与肯定。2、重视应用、实践科学。教师要尽量把课题与实际生活联系起來,引导学生亲自到生活中去应用科学、探索科学、验证科学、实践科学。3、小组合作、互补互促。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性别、智力、性格的差别进行分组,在小组内要强调合作、组外要强调竞争,以满足学生的好胜心理;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扩大学生的参与机会。4、把信息技术与科学对接。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可以把科学知识更生动、更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自制的课件、下载的视频还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5、教法灵活,精讲精炼。千篇一律的教法会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教师要结合教材特点采取灵活多变的教法,设法让学生感到有新意,有新意才会有兴趣,有

6、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探索。我在教学《电》一课时,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以目标教学为基调,结合“以读代讲”法、“情景教学法”交叉进行,灵活多变,学生兴趣高昂,积极思考,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精讲要结合精练。设计课堂练习,题型要新颖,量少而精,有梯度,同吋结合讨论、辨证、动手实验等活动,学生既掌握了知识要点,学习又有兴趣,这样主观能动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总之,学校教育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要积极探讨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方法,才能使学生自主学习,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优越性。科学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学生“学”科学,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只有学生

7、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作用,让学生主动思考科学、主动探索科学、才能使学习的主体真正融入到学习中去,真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总之,我们在教学中应尽怏转变知识为本位的教学观念,克服“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既要提倡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两者互相促进,互相制约,密不可分。只有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教与学的整个活动,才能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才能适应21世纪新时代的要求。参考文献:1、《科学(3-6年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