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产后出血临床探析

重度产后出血临床探析

ID:43637658

大小:3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1

重度产后出血临床探析_第1页
重度产后出血临床探析_第2页
重度产后出血临床探析_第3页
重度产后出血临床探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重度产后出血临床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重度产后出血临床探析【摘要】目的对重度产后出血产妇的相关病因以及防治措施进行探析。方法回顾性分析了从2002年5月一一2008年5月间在我院妇产科分娩的66例重度产后出血产妇的相关情况。结果重度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0.87%,90%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出血的原因中产妇的胎盘因素占首位;剖宫产产妇重度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与传统的阴道分娩相比,相关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产妇的了宫收缩乏力是导致产妇重度产后出血的主耍病因。対此进行相关的防治包括:加强対妇女孕前的生殖健康教育,产妇口C要

2、强化保健措施,医生则应该加强对产妇分娩后2个小时的观察,从而及时发现产后是否出血;此外提高医务人员的助产技术,并严格的掌握剖宫产的手术方法,可以有效降低重度产后出血的发牛率。【关键词】重度产后出血;危险因素;防治措施;分析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600-01产后岀血是产科当中常见的并发症。重度的产后出血不仅会影响产妇的身体健康,还冇可能危及产妇的生命。跟据相关的报道[1],目前在全球每年人约有50万的妇女死于与妊娠以及跟生育有关的疾病,在这50万妇女中,有超过1/4的产妇是死于产后

3、的并发症,主要原因以产后出血过多为主[2]。回顾性分析了从2002年5月一一2008年5月间在我院妇产科分娩的66例重度产后岀血产妇的相关情况,相关的数据现报到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2年5月一一2008年5月我院分娩总数4768例。其屮剖宫产1932例,剖宫产数占同期分娩总数的36.58%;顺产的产妇冇3218例,顺产数占分娩总数64.57%0重度产后出血66例,占同期分娩总数0.88%,在66例产妇中采用剖宫产的有35例,年龄(25・8±6・7)岁,是第一次生产的产妇有20例,没有做产前检

4、查的产妇有8例,妊娠时间为(265・2±13.5d);采用顺产方式的产妇有31例,她们的年龄(25.2土7.1)岁,初产的10例,经产的7例,没冇做产前检查的冇8例,妊娠时间为(270.3±11.4d)o1.2重度产后出血的诊断以产妇分娩后发生的出血的时间Z后24小时为界,把不同的出血类型分为产后出血和晚期产后出血两类。不管是产后出血还是晚期产后出血,如果出现产妇的出血量达到或超过了1000ml以及产妇发生休克等现象,即诊断其为重度产后出血[3]。1.3统计学方法出血量以容量法计算为主,同时辅以面积法加以计

5、算(按血染敷料面积15cmX15cm为10ml来进行相关的计算)。其他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分析,同时采用X2检验。2结果2.1产妇重度产后出血发生时间及平均出血量见如表一所示。2.2影响重度产后出血的有关因素66例产妇中出现重出血的原因有:产妇宫缩乏力的比例为57.42%.产妇自身的胎盘因素的比例27.63%、产妇因软产道损伤而出血的比例为12.95%。此外造成产妇产后出血重度出血的原因还与产妇的流产史、分娩次数以及产妇的怀孕时间长短和产妇为多胎妊娠有关。2.3止血效果重度产后岀血的发生率为0.87%,90

6、%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她们的出血量较大,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法来对产妇止血:对子宫收缩乏力釆用按摩子宫,并使用缩官素、前列腺素制剂(米索前列醇以及欣母沛等)来促进子宫收缩;对于胎盘剥离面出血的产妇采用局部纱布压迫或者缝合來止血;产妇胎盘黏连的人工对其进行剥离;此外对于子宫破裂的进行行修补。采用这些止血方法后,抢救成功的产妇有64例(97.65%),产妇死亡2例(死亡原因为1例产妇羊水栓塞以及1例产妇前置胎盘[4])o3结论产妇的子宫收缩乏力是导致产妇重度产后出血的主要病因。对此进行相关的防治包括:

7、加强对妇女孕前的生殖健康教育;产妇自己要强化保健措施;医生则应该加强对产妇分娩后2个小时的观察,从而及时发现产后是否出血;此外提高医务人员的助产技术,并严格掌握剖宫产的手术方法,可以有效降低重度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综上所述,重度的产后出血常常会威胁产妇的生命,要想处理成功,首先要保证抢救及时,止血措施得当。除此之外,孕妇要还对产后出血存在的潜在危险因素引起高度重视,并且及时应用缩宫剂来进行预防;护上耍做好输血准备[5],如果发生出血时,医生要能够准确地估计出失血量。通过对凝血异常重视早期识别产妇是否产后出血,

8、然后医师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然后合理地对重度出血产妇进行相关的医治,以而达到挽救患者生命的目的。参考文献[l]MOusaHA,walkinshaws.Majo.postpumhaemorrhage,currOpinObstetGyncol,2001,14(6):595-603.[2]周郅隆,主编•高危妊娠的监护与处理•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9:260.[3]ZhangJ,Savitz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