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友红的论文

邹友红的论文

ID:43638716

大小:2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1

邹友红的论文_第1页
邹友红的论文_第2页
邹友红的论文_第3页
邹友红的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邹友红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英语完形填空解题技巧扶沟县直高中教师邹友红完形填空在高考试题中占的分值比例较大,也是学生失分最严重的一道试题。这种题型既考查学生的语法、词法、句法、习惯用法等英语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又考查学生对短文的阅读和理解能力。这种题型具体说来,是从语篇角度综合测试考半的阅读理解能力、词汇的掌握和对英语习惯用语的熟悉程度、以及语法规则的灵活运用能力,所以有人称完型填空为“障碍性阅读理解”是有道理的。如何快速准确地做好完形填空题是每个考生都很关注的问题,本人根据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总结以下几点需要考生们特别留意:首先我们來简

2、单地分析一下考试的题型考试题型分析:(一)词汇题:单纯地考单词或短语的释义,主要是指同义词、近义词的辨析和固定短语搭配(二)语法题:语法结构题,主要是考结构词:代词、介词和从句连接词。(三)语篇题:文章的上下文决定所缺处所选择的词•这一考点要求学生根据文章的整体内容进行理解,根据层次结构和内容的逻辑关系,去选择符合文章情节的答案,这也叫情景意义的选择.要做好完形填空题,除了要具备较扎实的英语基本功之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应试心态,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这样有助于在做题时思路清晰,速度加快,节约时间,提高效果。具体说来有以

3、下几点需要注忌:1、充满信心,沉着冷静。无论做什么事情,信心十分重要。有的同学由于英语基础不错,平时做练习吋有“偏食”的习惯,基础题做得多,怕做综合性较强的能力题(如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等),因而在考试中遇到这类题目时就会感到压力大,信心不足。同学们在做完形填空题时一定要充满信心,沉着冷静,要相信自己的实力。只有这样,答题时才能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减少失误。2、精读第一句它是了解全文大意的基石•完形填空文章的第一句话通常是没有空白的完整句子,而且第一句往往是文章的主题句(TopicSentence),或是含有主题词的

4、句子,考生可以根据它来把握文章的屮心思想,为下面答题奠定基础。3、通读全文,掌握大意,粗选答案同学们在做题之前必须先集中精力将短文精读一遍,掌握其大意,同时要记住短文里的人物、时间或地点,尤其要注意首句和尾句的含义。这样,答题时才能心中有数。此时可以边阅读边粗选答案,这是为了尽量减少空格,帮助更透彻地了解全文.4、从上下文寻找信息词完形填空所选的文章都是具有逻辑关系、意义相联的语篇,而词语的重复出现、同义词和反义词的使用是重要的连句成篇的词汇纽带,因此,在行文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词语的复现、前后同义词、反义词相互照应等

5、现象。充分利用文章的上下文和前后句,找到对选择有提示作用的词或句。这些词有时可能是同义词或反义词。5、形意结合,前后参照有些同学之所以失分较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顾此失彼。同学们在选择答案时,应先从意义上判断其是否与短文内容相吻合,然后再从形式上(如时态、语态、非谓语动词、主谓一致、固定搭配等)判断所选答案是否恰当,前后参照,连贯考虑,提高选择的准确率。6、先易后难,迂回解题做完形填空时,对丁一时没有把握的题目,可以采用“迂回战术”,在题号前标上记号,先绕过去做下面的题目。在做完较容易的题目之后再冋过头来思考那

6、些难题,同时把已确定好了的答案代入短文,帮助理解。这样,也许难题就不难了。7、把握文章组织结构主要是针对语篇题。做题时,要把准文章作者发展脉络,文章的起承转合,要注意段落与段落之间,句与句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领悟暗示,选对答案。8、了解生活常识,确定相关知识。9、必要吋采用排除法,根据已知条件和信息去推断未知事物10、全文贯通,复查核定做完题目后,要仔细复查核定。全方位,多角度地检查所选答案,看能否使全文连贯畅通,内容清晰,主题突出•对于个别拿不准的答案,应根据语感完成•复查可以采用两种方法:1•不看已选的答案,再把

7、所有的题目做一遍,然后看看两个答案是否一致,如不一致,再仔细比较鉴别;2•把答案代入短文细读一遍,看所选答案是否与短文整体相吻合,再把每个空白处与它相对应的4个答案一一对照。总之,要提高完形填空的得分,耍积累并熟练掌握词汇语法等扎实的基本技能,对于重要的语法项冃,如定语从句,状语从句,非谓语动词,名词性从句等,要加以总结概括,以做题时运用灵活,概念清楚,既要看懂表层意思,更要理解深层次的含义•运用正确的解题方法与技巧•四要注意分析错题,避免出现类似错误•只要我们在冲刺阶段注意到这些方面,应该说解答完形填空的水平就能得

8、到一些提高,高考分数就一定有所提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