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成人高考《政治》复习要点

2012年成人高考《政治》复习要点

ID:43646043

大小:91.50 KB

页数:45页

时间:2019-10-11

2012年成人高考《政治》复习要点_第1页
2012年成人高考《政治》复习要点_第2页
2012年成人高考《政治》复习要点_第3页
2012年成人高考《政治》复习要点_第4页
2012年成人高考《政治》复习要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年成人高考《政治》复习要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2年成人高考《政治》复习要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的本质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哲学基本问题:  1、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第一个方面,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即物质与精神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这是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主张物质(存在)第一性、意识(思维)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是唯物主义;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是唯心主义。第二个方面,思维和存在、精神(意识

2、)和物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肯定思维与存在有同一性,承认客观世界能为人们所认识的哲学观点,属于可知论;凡是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否认客观世界能被人们所认识,或者否认客观世界能够被人类彻底认识的哲学观点为,属于不可知论。45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不能回避的最基本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划分哲学中基本派别的依据。(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是人类实际生活中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

3、件:  1.社会历史条件:19世纪上半期社会历史的发展提示了社会历史唯物辩证的性质(涉及:资本主义发展与工人运动发展)  ①19世纪40年代,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矛盾的激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条件。  ②19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  ③无产阶级为了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需要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  2.自然科学前提(自然科学三大发现:能量守恒和转化细胞学说达尔文进化论)45  3.思想理论来源:德国

4、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特征: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相统一的完备的理论体系;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无产阶级哲学。  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源在于事物自身的矛盾性。辩证法的发展经历了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辩证法、黑格尔为代表的近代唯心主义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的

5、唯物辩证法。  形而上学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彼此孤立和固定不变的;认为事物运动变化的源泉在于外力的作用,否认事物内部的矛盾性是事物自身运动发展的根本动力。  唯心主义;认为物质是意识或精神的产物。  ⑴主观唯心主义:主张“我”45的意识是第一性,如英国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贝克莱说:“存在是被感知的。”南宋陆象山“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王阳明“天下无心外之物”⑵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世界不是由“我”个人的意识决定的,不是我主观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而是由客观上一种东西决定的。客观上的这种东西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称为“理念”,德国黑

6、格尔称为“绝对观念”,南宋朱熹称为“理”宗教叫神(佛、真主、上帝、老天爷)第二章物质和意识旧唯物主义对物质的理解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具体物质形态。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由某一种或某几中具体的"原初物质"构成的,"原初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原子。认为原子是一切物质的特性。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意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现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信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45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

7、观实在性。意义:1、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界限。2、坚持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3、体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5、它给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哲学基础,给科学研究、实际工作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运动是标志着一切事物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它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①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世界上没有脱离运动的物质;②物质

8、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物质承担者,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静止是指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态,主要指以下两种情形:一是特定事物之间没有发生空间位置移动,二是事物保持自身的稳定性,尚未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451、相对静止是事物由低级向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