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论文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ID:43649018

大小:2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1

经济发展论文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论文_第1页
经济发展论文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论文_第2页
经济发展论文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论文_第3页
资源描述:

《经济发展论文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论文一、四川凉山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的障碍(一)口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凉山州民族地区地貌复杂多变,盆地、平原、-丘陵、高原等地貌交错,最高海拔和最低海拔相差5653米,平均海拔超过2500米,70%以上区域在海拔1000米以上。这些地区海拔悬殊,气候垂直变化大,降水量少,土地贫瘠,地广人稀,经济分散,经济总量小,不适合大规模农业开垦。山于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差开大,直接影响了各县市的经济发展水平,除凉山州安宁河谷流域的五县一市经济较好外,具余少数民族为主的11个县均为国家级贫困县。究其原因,安宁河流域地处凉山州的交通干线■成昆

2、铁路和108公路国道,其他县以公路为主,甚至个别乡村还存在公路未通的落后情况。落后的交通严璽阻碍了经济发展,该区域的有色金属、稀有金加等矿产资源,都难以进行大规模地开发利用。据统计,2009年国庆期间,凉山州冇超过90%的旅行社因买不到团队返程票而停业,可见对经济的制约明显。(-)经济开发粗放,环境污染破坏严重凉山州少数民族大多尿住在山区,以种植业或畜牧业生产为主,对土地的依赖性较强。并且,由于少数民族居住的人部分地区土地贫瘠,水资源匮乏以及粗放的农牧业生产方式,导致出现过度垦殖,水土流失加剧而导致土地更加贫瘠的情况。此外,凉山州的矿山开采

3、集约化程度差,矿产资源利用方式粗放,开采技术落后,导致采选凹收率低,采矿成本高以及综合利用率不高等情况;私挖滥采,采富弃贫,破坏浪费矿产资源的现象比比皆是。许多矿产企业粗放地开采矿产资源,不妥善处理选矿尾渣、采矿废石和采空区,对矿山及周边森林植被造成严重破坏,引起水土流失以及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有些企业还不做处理直接把选矿水排入河道中,造成水体污染等各种环境问题。即使笫三产业旅游业发展也以观光为主,片而追求旅游业的观光人群数量等指标,这对于生态脆弱的多民族聚居区来说影响相当严重。(三)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发展不足2012年,凉山州民族地

4、区生产总值1122.7亿元,比上年增长13.8%,位列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州的第一位。2012年,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18.8亿元,同比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为587.9亿元,同比增长18.8%;第三产业増加值为316.0亿元,同比增长11.3%。凉山州三大产业结构比为19.5:52.4:28.1,第二产业的比重和对经济的主导作用显箸,根据西蒙库兹涅茨三大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阶段关系判断,凉山州工业化水平尚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的阶段。但是,由于历史、口然、环境等因素,凉山州的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2014年较发达的安宁河流域六县一市牛产总

5、值占到凉山州的72.7%,而痛区和藏区11个县生产总值仅占全州的27.3%0在民族地区劳动力仍然高度集屮在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发展不足,难以吸纳众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而凉州民族旅游发展乂存在过度商业化和庸俗化、民族文化,'同化”现象,同时缺乏科学、系统的促销方案,省外的知名度低,没冇形成品牌效应,也就不能吸纳更多就业者。(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制约凉山少数民族的贫困主要表现为猗族的贫怵I。2012年凉山州总人口497.24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为269.28万人(繇族人口252.13万人),占总人口的54.15%(50.71%),全州彝族人

6、口的一半多,130万彝族人口都居住在凉山州的12个贫困县。此外,由于彝族是肓接从奴隶社会跨入现代社会,人多数弊族乂尿住在山间和高寒山区,因此弊族聚居的农村都维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种封闭的口然经济条件,使凉山彝族地区农业发展滞后,农村劳动力一直未得到有效转移,大多数劳动力仍滞留于第一产业。民族地区劳动者普遍存在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总体素质教育水平偏低,难于直接转移到第二、三产业,2008年,我国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为32.7%,而凉山州还不到20%,特别是在母语“彝语”为主的彝族聚集地更为明显。因此,民族地区要实现经济增长,还

7、需要积极推动民族地区第一产业的发展。二、积极推动四川凉山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一)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鼓励扶持当地发展1•扩人基础建设投资凉山州民族贫困地区由于地域复杂、人口稀少,整体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直接影响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因此,要加大基础设施、环境改造和公共服务等投入,解决民族地区电力、通讯、交通和卫牛等基础设施建设条件。其中,旅游交通是旅游资源开发的前提,方便、快捷、低廉的旅游交通直接影响旅游地的可进入性,从而影响旅游业的发展。尤其是凉山州地区位处我国西南内陆地区,游客进入的时间成木和交通成木较高。因此,应该大力加强旅游交通建设

8、,匝点发展大众性航空、高速公路、快速铁路对西部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业发展具有关键性意义。2•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凉山州民族地区的发展应该根据开发者付费、受益者补偿以及破坏者赔偿的原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