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课程标准 王晓晨

《心理健康》课程标准 王晓晨

ID:43649918

大小:92.96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10-11

《心理健康》课程标准  王晓晨_第1页
《心理健康》课程标准  王晓晨_第2页
《心理健康》课程标准  王晓晨_第3页
《心理健康》课程标准  王晓晨_第4页
《心理健康》课程标准  王晓晨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理健康》课程标准 王晓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心理健康》课程标准制订人:王晓晨校对人:怀琦审核人:怀琦渤海理工职业学院基础部思政教研室13《心理健康》课程标准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心理健康》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建议学时:30学时学分:2学分适应对象:2014级全体五年制二年级学生按照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要求,依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习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教职成[2008]6号)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8]8号)等文件的精神,制订本课程标准。第一部分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心理健康课程

2、是一门以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为主要手段,以学校适应、自我意识、学习、人际交往、生涯规划辅导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生涯规划能力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自助性和发展性是心理健康课程的基本特点。心理健康课程致力于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心理健康课程在非智力因素发展上的多重功用决定了心理健康课程在中等学校教育中的独特地位。二、课程基本理念心理健康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不是治疗和矫正,而是预防和发展,因此心理健康课程是面向全体正常学生,而不是对个别学生的咨询和治疗。发展性——13是对心理健康课程根本的定位所

3、在。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学生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如学校适应问题、自我认识问题、学习策略问题、人际关系处理问题、异性交往问题、生涯发展与规划问题等。《心理健康》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好这门课程能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身心结合,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将心理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对人生的实践智慧,更好的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三、课程标准设计思路及依据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工作,进一步增强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2008

4、年12月,教育部颁发了《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将“职业道德与法律”列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必修课,与此同时,颁发了《心理健康教学大纲》。本课程根据《心理健康教学大纲》进行内容设计,采用主题系列单元活动设计的方式来统筹教材内容,以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方式来组织教学内容。课程以贴近学生心理发展和实际经验的主题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每个主题下各有几个单元活动围绕这个主题内容展开,由浅入深,逐步落实。“综合交叉,螺旋上升”指的是某一教学内容所包含的社会要素是综合的,所涉及的社会领域也不是单一的,可以交叉;同样的内容在后续年段可以重复出现,但要求提高,螺旋上升。(一

5、)教学内容《心理健康》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知识篇、成长篇、生活篇、学习篇和职业篇五大部分。具体的,生活篇主要包括心理健康对学生自身的影响的分析;成长篇主要包括对学生认识自我和青春期健康成长两个方面的分析;生活篇主要包括学生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中与他人良好相处的行为分析;学习篇主要包括对学会学习和有效学习两个方面的讲授和分析;职业篇主要包括对职业心理、如何适应职业以及创业与创新三个方面的分析。(二)目标通过对《心理健康》的学习,帮助13学生对学校适应、自我意识、学习、人际交往、生涯规划的辅导,增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提高生涯规划能力(三)实施建议课堂教学要和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要充分利

6、用课时计划中安排的教学辅助活动学时和其他实践活动时间,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实践活动。包括有计划地组织相关的知识讲座、小组讨论、演讲辩论、模拟活动、知识竞赛等,开展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社会服务等活动,并组织学生撰写调查报告、小论文、活动感受、学习体会等。根据中职生的特点,教材应该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探究式、发现式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拓展思维,开阔视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教材编写的体例和呈现方式应尽量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特长和认知水平,注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增强趣味性、实用性,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四、课程定位(一)课程面向的职业岗位《心理健康》课程是中职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

7、适用于所有专业的学生,所以,本课程面向所有的职业和岗位。(二)课程在专业培养中的定位及作用本课程从培养面向生产、经营、管理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具体要求出发,配合专业教育,着重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让其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自我调节,走好人生路。并以心理学基本知识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也为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以及学生的成长成才和终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三)本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的关系《心理健康》是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