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与例文分析

申论与例文分析

ID:43655634

大小:95.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10-11

申论与例文分析_第1页
申论与例文分析_第2页
申论与例文分析_第3页
申论与例文分析_第4页
申论与例文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申论与例文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申论中论第一次进入公务员考试,是在2000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屮。当年公务员考试的笔试由《公共基础知识》、《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三部分构成。其中的《申论》部分是新增加的内容,因此也更为广大考生所关注。2001年屮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中,申论再一次出现。从2002年起,国家录用公务员考试分为A、B两类,A类公共科目考试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B类只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而2005年的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则将录用的职位分为甲、乙两类。其中甲类职位要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屮论》两科,乙类职位的公共科目只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增加《申论》部分,是公务员考试所做

2、的一种尝试。这种考试是根据目前机关工作的需要,对考生实际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考查方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机关工作人员更需要具备搜集、分析、概括、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通常的写作考试基本上己形成固定的模式,难以真实地表现出考生的实际能力。申论的概念“申论”一词取自《论语》的“申而论之”。申,即说明、申述、议论,即分析和说明事理;中论,即具有中述、中辩、论证、论述之意的文体。如果从字面的一般意义来讲,“屮论”一词,肯定是对材料、事件或问题有所说明、有所申述,从而发表见解、进行论证的意思。但“申”字后面既缀上个“论”字,这个词自然就有点像“导论”、“绪论”那样,可理解为“论说”的某种体式。可是它又并

3、非写作理论屮的习惯用语,其含义又有特殊Z处。刘勰的《文心雕龙》是我国最早讲文章体式的一本权威著作,其中《论说》篇指;lh“论者,弥纶群言,而研精一理者也。”可见凡融通种种见解而深入阐发某些道理的文辞,一概都可称之为“论”。纵论时事政治的称之为“政论”,考辨历史的称之为“史论”,总览内容予以阐述的称之为“概论”,评优劣、论得失的称之为“评论”等等,总起来都属于“论”,但每种“论”又各有特点。可见申论考试,是针对给定材料,从自身的观点立场出发进行应对表达的一种考杳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试。口前,有人把申论写作分为两种,即争论和策论。政论文是政治性论文的简称,他是对某个议论对象,提

4、出见解或主张并说明理由,使读者信服的文章。它的核心是议论的说服性,是从政治角度阐述和评论当丽重大事件和社会问题的议论文。策论文,即是以政策、时事为写作内容议论文。主要针对某一具体问题立论行文,其论证过程必须包含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与措施。政论文与策论文同属于议论文,在行文的层次上基本一致。不同的是策论文的重点是要求写对策;政论文的重点是分析原因、廿的、必要性等。古代的策试,是被选拔者(应试求仕之止)根据一定的问题,在竹简上逐条应对,故“策试”也称“策问”或“对策”。策论作为一种文体,刘勰这样概括了它的特点:“使事深于政术,理密于时务;酌三五以熔世,而非迂缓Z高谈;驭权变以拯俗,而非刻薄Z伪论;风

5、恢恢而能远,流洋洋而不溢。”(《文心雕龙•议对》)译成现代汉语,这儿句话的意思就是:“策论”要求所论的事理要反映出对政治的深刻理解,要紧密联系时下重要的事务;要考虑吋代的发展,熔铸出合于当世的见解,而不是脱离吋代的高谈阔论;要通权达变来克服世俗的不良风气,而不是发表刻薄的伪谬Z论;文辞要有气势,像吹得很远的劲风,像流淌的江河,但又毫不远分(注:“三五”,语出《史记•天官书》“为国者必贵三五”。旧注解释为:三十年一小变,五百年一大变。故现译为“考虑时代的发展”)。这里,谈了“策论”文体的四个特点:1、从内容上看,要深刻反映政务需要;2、从观点上看,能够反映出作者具有远见卓识;3、提出的方法要切实

6、可行;4、语言文辞要有表现力。应当说,刘勰的这些概括相当深刻而全面。他不仅着眼于“策论”的文体特点,而且准确把握住了这种文体所具有的选拔功能。运用“对策”方式,正是要选拔这种既熟悉政治,冇匡时补弊的才能,又具冇很强表达能力的人才。刘勰在《议对》中列举的晁错、董仲舒、公孙弘、杜钦和鲁不等,无不是这方面的杰出人才。只要联系一下公务员的实际工作就不难发现,他们在进行科学决策、贯彻执行决策的过程中,时时要针对实际问题杳证分析,提出口己的见解和处理意见,并对所提出的方案进行论证,有的还要写出书面材料。从这一角度來看,巾论的构思与写作过程实际上就是公务员R常工作流程的一个缩影。申论写作技巧一、请用不超过1

7、50字的篇幅,概括出给定材料所反映的主耍问题。【理解题意】1、字数限定:150字。弹性限度只能在10%以内。过高或过低原则上都要扣分。2、表述方式:要求答案覆盖全文主要内孤但表述要求语句精轧简明扼要,不冗长,不罗嗦。一般不直接引用具体事例或数字。3、范围限定:只能在给定材料小概括,不能跳出材料圈定的内容,而去旁征博引或随意发挥。4、轻重权衡:反映的主要问题,也即表述的主要事实或观念。答题时不要囿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