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与反思4.1 登月之旅苏教 2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与反思4.1 登月之旅苏教 2

ID:43661056

大小:422.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12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与反思4.1 登月之旅苏教 2_第1页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与反思4.1 登月之旅苏教 2_第2页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与反思4.1 登月之旅苏教 2_第3页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与反思4.1 登月之旅苏教 2_第4页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与反思4.1 登月之旅苏教 2_第5页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与反思4.1 登月之旅苏教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登月之旅》教学设计一、教学准备:教师:课件、盘子、细沙、大小不一的石子、手电筒等。学生:收集有关月球及人类探月资料。二、教学目标1、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知道环形山的形成及人类探索月球的历史和所取得的成果。2、体会人类对月球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了解宇宙的帮助。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宇宙的兴趣。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教学难点:学生做“模拟环形山”实验。三、教材分析本课的内容是遵循了人类认识月球的历程,一步步在学生面前展现月球的特点和人类探索月球奥秘的足迹。本课只要有四个部分:人类对月球的认识——了解月球概

2、况——解释环形山,让学生对月球有个初步的了解。四、教学方法小学科学课堂必须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而探究科学课堂的教学方法是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针对本课特点我用到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小组议论法、实验法、启发式教学法等。8五、教学过程:(一)欣赏月色。1、谜语引入: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 2、那么同学们欣赏过我们美丽的月亮吗?3、看完后你有

3、什么感受?想到了些什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登月之旅(二)了解月球1、月亮上有什么呢?这个问题我国古代劳动人们就想弄清楚,但是由于当时的科学技术还很不发达,所以人们就只好编造了许许多多关于月球的神话故事,谁来给大家讲讲?那么同学们知道我们的古人是最早怎样来记录月亮的吗?2、直到1609年,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就已经开始用望远镜观察月球,并绘制出了月面图。3、认识月球:(1)月海:月球上的暗区,没有一滴水,实际是一些比较年轻的岩石,对太阳光的反射能力低。8(2)月陆:月表上的亮区,是月球上的高原和山脉,古老的岩石反射太阳光的能力强。中国数学

4、科技馆——中国探月工程网:(3)环形山:这是中国国家航天局正式公布嫦娥一号卫星传回的第一幅月面图像,仔细观察一下,从这幅月面图上,你们发现了什么?(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坑)(4)月壤:覆盖整个月球表面的月壤,由岩石碎屑、矿物颗粒、玻璃、陨石碎片、粘合集块岩等组成的松散堆积物。4、认识环形山:这是嫦娥一号卫星在距离月球表面两百千米的高度拍摄的,让我们再近距离地看一看这些坑是什么形状的?(出示环形山图像)(三)模拟实验,了解环形山的形成。1、图示环形山:这就是月球地表最显著的特征环形山,它是什么样子的?(大大小小深浅……8),关于环形山,你想提

5、出什么问题?2、共同研究:(1)猜想环形山成因,说说依据。(2)做模拟实验:看书说说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①图示环形山和陨石坑,对比一下这两幅图,你是否能做一猜想月球环形山是怎么形成的?②这只是大家的猜测,那怎么样来证实呢?这次实验需要什么器材?(陨石——石子、月壤——沙子)③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已经基本清楚了,那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具体实验方法(出示课件)(3)实验后汇报:你发现沙面上有什么变化?这说明了什么呢?3、做对比实验:环形山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1)猜测:环形山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与陨石的大小、下落的高度、撞击的速度、……)(2

6、)讨论:物体的速度、高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我们都可以看作和高度有关。因此大家猜测环形山的大小和陨石的质量、高度两个因素有关。我们能不能一次把这两个因素都改变呢?为什么?(3)讲解:实验之前,大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①组内各司其责:组长负责分工、组织实验,操作员做实验,记录员搜集数据,汇报员总结汇报,观察员负责监督。②实验注意事宜:A.不给石子力,让其自然下落;B.取石子、测量都不得破坏“陨石坑”。8C.每次实验,沙面都要起松、刮平。D.及时记录,正确快速计算平均值。E.实验器材要小心取放,最后整理放好。(4)做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比较前

7、两组数据,相同的条件是什么?改变的条件是哪个?对比这些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在相同距离条件下,质量大的陨石撞击月球形成的环形山大)比较后两组数据,相同的条件是什么?改变的条件是哪个?对比这些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在相同质量条件下,陨石距离月球越远,撞击形成的环形山越大)(5)小结:现在你知道环形山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了吗?(环形山的大小与陨石的大小和陨石落下的高度有关。)4、讨论观察环形山最佳时间(1)猜测:地球上什么时候观察环形山效果好?(2)验证:动手实验请同学们利用手电筒的光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照一照沙盘上的坑,观察影子的变化,看看

8、什么角度看到的沙坑最明显。(用手电筒直射时沙坑和它周围的沙子都很亮,坑看上去不太明显,而斜射时,沙坑就会形成影子,明暗非常明显,沙坑也就看得很清楚。)(3)总结:我们都知道月球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