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七律长征 人教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七律长征 人教部编版

ID:43662397

大小:15.79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2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七律长征 人教部编版_第1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七律长征 人教部编版_第2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七律长征 人教部编版_第3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七律长征 人教部编版_第4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七律长征 人教部编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七律长征 人教部编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5、七律长征·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关键字表达的思想情感。2.理解诗歌高度概括的艺术性和夸张的表达方式。3体会革命者的大无畏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关键字表达的思想情感。2.理解诗歌高度概括的艺术性和夸张的表达方式。难点:体会革命者的大无畏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教学过程:一、再读课文,感受“远征难”(一)读首联找出关键字。师: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七律·长征》。首联以直白的词汇、豪迈的语势,总领全诗,高度概括出红军在长征中不畏艰难险阻、

2、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首先请同学们把首联细细地读一读,边读边想,你认为哪个词语是关键词?为什么你会这样认为?(“不怕”两字,铿锵有力,下笔千钧,以坚定的语气表现出红军面对长征过程中千难万险时的英勇无畏、顶天立地。“等闲”两字则将困难艰苦一笔带过,加深了“不怕”的程度,表现出红军藐视困难、从容不迫的自豪感。万水千山以静写动,概括了长征遇到的艰难险阻,语言高度凝练)(二)从下文中找出长征途中的具体困难。师:从首联“万水千山只等闲”中,我们感受到了红军战士们对困难的藐视。那么我们能从下文中找出红军具体遇到了什么困难吗?(板书:远征难)(

3、先是承接上文的“千山”,提到了“五岭”和“乌蒙山”,“逶迤”和“磅礴”的夸张手法写出山势险峻。然后承接上文的“万水”,提到了“金沙江”和“大渡河”。最后的尾联还写到了“岷山”的千里冰封)(三)小结: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红军战士们面对的困难绝不止这几个。但是作者并没有将每一个困难都娓娓道来,而是选取长征途中最具代表性的困难,对“远征难”进行高度概括。这既能集中呈现艺术效果,也能体现诗歌的艺术魅力。(板书:五岭乌蒙金沙江大渡河岷山)二、精读课文,理解“只等闲”师:长征途中的千山万水、千难万险没有阻挡红军战士们前进的脚步,既然大家能够

4、准确找出长征途中的“远难”,那么你们一定也能找出战士们面对困难时的“只等闲”。请同学们再细细研读全文,找出战士们面对困难时的表现。(板书:只等闲)(一)读颔联,找到“腾细浪”“走泥丸”。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五岭和乌蒙山的奇险,并与“细浪”“泥丸”图片做对比,感受红军战士藐视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与壮志豪情。学生品析(作者先用“扬”的手法,展现其山势险峻。而后用“抑”的手法展现其渺小,这抑扬之间更反衬出红军的伟大,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诗歌在艺术表达上的夸张)(二)读颈联,体会“暖”“寒”“拍”“横”。教师相机为学生介绍红军抢渡金沙江、飞夺泸

5、定桥的史实,学生在脑海中想象这两句诗描绘的画面。学生品析。(一“暖”一“寒”,既写出了天气情况,又写出了心理感受。作者以两种感觉互相对比,既表达了红军渡过金沙江后的喜悦,又表现了他们夺取泸定桥时的惊心动魄,足见红军的神勇无比。一“拍”一“横”,一动一静。此联对仗自然、工整,以自然环境寄寓无限感慨,极具气势)(三)读尾联,感受长征的最后历程学生品析(翻越“千里雪”的岷山,其困难程度超过“逶迤”的五岭和“磅礴”的乌蒙山,但这时由于胜利在望,心情舒朗”由心生,眼中望去的风雪之路也就变得美不胜收了。最后以“开颜”收篇,写出了红军翻过雪山

6、后一片欢腾的喜悦之态,同时预示了长征的最后胜利)(板书:腾细浪走泥丸暖寒尽开颜)三、总结全课,升华情感(一)小结:纵观全诗,气势磅礴,格调高昂,笔力雄健。全诗大处雄浑,节奏强烈;小处精细,抑扬顿挫。诗中对仗极为工整,用词极为精妙。内容上,全诗对张牙舞爪、穷凶极恶的敌人不置一词,视之若无,体现出一代伟人之胸襟。这正是毛泽东的艺术风格,这正是毛泽东诗词艺术的魅力所在。(二)拓展阅读。接下来我们一起阅读课后链接中的这首《菩萨蛮·大柏地》,继续感受毛主席乐观豪迈的胸襟。1.这首词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学生分享搜集到的关于写作背景的资料:1

7、929年,毛泽东和朱德率领红军从井冈山出发,同追来的国民党军队在大柏地打了一仗,大获全胜。1933年夏天,毛泽东再次路过大柏地,面对昔日金戈铁马的战场,他一口气写下了这首词2.通读全文,试着说说这首诗主要写了哪些内容?(上阕描绘了夏天傍晚雨后晴空,美丽的颜色传神地描绘了一幅斑斓的夏日黄昏图,寓情于景。下阙点出诗追忆的主题,回忆当年大柏地的激烈战斗,由叙述转为抒情)3.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大柏地的美景(作者通过对大柏地美丽景色的描写和对大柏地激烈战胜的回忆,热情地歌颂了革命战争。如果没有革命者的浴血奋战,也就没有今天大柏地焕然一新的美

8、好景象)4.弹洞并不是美好的景象,可为什么作者却说“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当年的激战已成为烟云,只有雨后墙壁上的弹洞还提醒着大家当年的风起云涌。弹洞不是一种美景,但作者却以浪漫的革命主义去欣赏它一一就用这弹洞去装点祖国河山吧!因为它见证了军民携手并肩,同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