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

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

ID:43662410

大小:110.0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2

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_第1页
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_第2页
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_第3页
资源描述:

《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一:结构:A.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肽聚糖含量丰富,有大量特殊组份磷壁酸。磷壁酸是由核糖醇或甘油残基经由磷酸二键互相连接而成的多聚物。磷壁酸分壁磷壁酸和膜磷壁酸两种,前者和细胞壁中肽聚糖的N-乙酰胞壁酸连结,膜磷壁酸又称脂磷壁酸和细胞膜连结,另一端均游离于细胞壁外。磷壁酸抗原性很强,是革兰氏阳性菌的重要表面抗原;在调节离子通过粘肽层中起作用;也可能与某些酶的活性有关;某些细菌的磷壁酸,能粘附在人类细胞表面,其作用类似菌毛,可能与致病性有关。 此外,某些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表面还有一些特殊的表面蛋白,如A蛋白等

2、,都与致病有关。B.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特殊组份细胞壁有少量肽聚糖,结构比较复杂,有特殊组份外膜层位于细胞壁肽聚糖层的外侧,包括脂多糖、脂质双层、脂蛋白三部分(图2-6)。 脂蛋白一端以蛋白质部分共价键连接于肽聚糖的四肽侧链上,另一端以脂质部分经共价键连接于外膜的磷酸上。其功能是稳定外膜并将之固定于肽聚糖层。图2-6细菌细胞壁结构模式图脂质双层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主要结构,除了转运营养物质外,还有屏障作用,能阻止多种物质透过,抵抗许多化学药物的作用,所以革兰氏阴性菌对溶菌酶、青霉素等比革兰氏阳性具有较大的抵抗力。一些化学物质

3、如乙二胺四乙酸(EDTA)与2%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或45%酚水溶液可以将外膜除去,而留下坚韧的肽聚糖层。此外,外膜蛋白质还可作为某些噬菌体和性菌毛的受体。脂多糖由脂质双层向细胞外伸出,包括类脂A、核心多糖、特异性多糖三个组成部分,习惯上将脂多糖称为细菌内毒素。  ①类脂A:为一种糖磷脂,是由焦磷酸键联结的氨基葡萄糖聚二糖链,其上结合有各种长链脂肪酸。它是脂多糖的毒性部分及主要成份。为革兰氏阴性菌的致病物质。无种属特异性,各种革兰氏阴性菌内毒性引起的毒性作用都大致相同。②核心多糖:位于类脂A的外层,由已糖、瘐糖、2-酮基—3—脱氧辛

4、酸(KDO)、磷酸乙醇胺等组成。经KDO与类质A共价联结。核心多糖具有属特异性,同一属细菌的核心多糖相同。③特异性多糖:在脂多糖的最外层,是由数个至数十个低聚糖(3~5单糖)重复单位所构成的多糖链。革兰氏阴性菌的菌体抗原(O抗原)就是特异多糖。各种不同的革兰氏阴性菌的特异性多糖种类及排列顺序各不相同,从而决定了细菌抗的特异性。C.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结构的比较: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结构显著不同,导致这两类细菌在染色性、抗原性、毒性、对某些药物的敏感性等方面的很大差异。以下是其比较:类型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强

5、度较坚韧较疏松厚度厚,20~80nm薄,5~10nm肽聚糖层数多,15~50层,每层厚1nm少,1~3层肽聚糖含量多,可占胞壁干重50~80%少,占胞壁干重10~20%磷壁酸+-外膜-+结构三维空间(立体结构)二维空间(平面结构)二.阴性菌与阳性菌的辨别用结晶紫液加碘液染色,再用酒精脱色,然后用稀复红液染色。经过这样的处理,有的细菌被染成紫色,是革兰氏阳性菌,有的被染成红色,是革兰氏阴性菌。三.常见的病原性细菌分类菌名G+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葡萄球菌属)乙型溶血性链球(链球菌属)肺炎链球菌(链球菌属)G-球菌淋球菌脑膜炎双球菌(奈瑟菌属

6、)G+杆菌白喉杆菌(棒状杆菌属)结核杆菌(分支杆菌属)抗酸菌麻风杆菌(分支杆菌属)抗酸菌G-杆菌大肠杆菌(埃希菌属)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肠炎杆菌(沙门菌属)志贺痢疾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宋内痢疾杆菌(志贺菌属)绿脓杆菌(假单胞菌属)百日咳杆菌(包特菌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