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鸡病防治

常见鸡病防治

ID:43668964

大小:47.51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0-12

常见鸡病防治_第1页
常见鸡病防治_第2页
常见鸡病防治_第3页
常见鸡病防治_第4页
常见鸡病防治_第5页
资源描述:

《常见鸡病防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鸡城疫 (一)流行病学  鸡新城疫是由副粘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鸡、火鸡,其它禽类也可感染,如鸽、鹌鹑、孔雀等。    本病是鸡病中危害最严重的一种传染病,死亡率可达90%以上,造成的经济损失很大。家禽(不论品种)对本病最易感染,雏鸡比成年鸡的易感性更高,成年鸡一般表现非典型症状,哺乳动物对本病有强大的抵抗力。  本病在任何季节都可发生,但以春秋两季较多。主要通过健康鸡和病鸡接触而传染。病鸡的分泌物、血液、肉、内脏、鸡毛、消化道内容物等是主要的传染源。在流行停止后的病愈鸡或带毒鸡,常呈慢性经过

2、,精神不好,有咳嗽和轻度的神经症状,保留这种慢性鸡,是造成本病继续流行的原因。本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消化道和呼吸道,蛋也可带毒而传播本病。(二)临床症状  本病潜伏期一般为2-7天,急性暴发时可在3-4天内使全部鸡或几乎全部鸡死亡。死亡率因病型不同而有差异,最高可达90%以上,最低的只有1%左右。病程持续1-3周。最急性型新城疫往往看不到症状而死亡,或者表现为呼吸加快,虚弱衰竭,排绿色稀粪,4-8天内死亡。急性病例体温升高,不食或少食,精神萎顿,羽毛松乱,呼吸困难,排绿色稀粪,以后衰竭死亡。不死的鸡可出现歪头

3、、转圈等脑炎症状。亚急性和慢性型常出现在上述两型的后期,表现为喘气、罗音衰竭、卧地不起,头像啄食样有节奏的振动,排绿色稀粪,或出现观星状。产蛋鸡的产蛋率显著下降。   (三)病理变化    口腔黏膜有灰白色芝麻籽样坏死灶,喉头和气管黏膜出血,腺胃乳头环状或点状出血,肠道黏膜出血,病程长者十二指肠有局限性枣核状溃疡,盲肠扁桃体肿胀、出血和坏死。    (四)防治    免疫   由于各鸡场的实际情况不同,鸡群的免疫状况不同,因此,必须根据免疫监测的结果制定出适合实际情况的免疫程序。   当发生新城疫或疑似新城

4、疫时,应立即对全场所有鸡进行紧急免疫接种,首先接种假定健康鸡群,然后接种刚发病鸡群体,最后接种发病鸡群。认真处理病、死鸡,全场彻底消毒。    禽流感  一、流行病学   禽流感是由正黏病毒科 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多种家禽及野鸟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发病禽和带毒禽。主要经呼吸道消化道感染,亦有可能垂直传播。飞鸟在病毒的远距离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多见,临床上常见与新城疫等其他呼吸道疾病混合感染。   二、临床症状    发热、昏睡,咳嗽、打喷嚏、张口喘气,鼻窦肿

5、胀,流泪流涕,冠髯发绀、出血,头颈部肿大,嗉囊积液。部分病例出现共济失调,下痢,产蛋率明显下降。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死亡率可达60%-100%,低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呈零星死亡。   三、病理变化    眼角膜混浊,眼结膜出血,脚胫鳞片出血、水肿;皮下水肿或呈胶胨样浸润;肺脏出血水肿,脾脏有灰白色斑点样坏死,胰脏有褐色斑点样出血、变性、坏死;法氏囊出血;从口腔至泄殖腔整个消化道黏膜出血、溃疡或有灰白色斑点、条纹样膜状物(坏死性伪膜);其他组织器官也有出血,并常可见有明显的纤维素性腹膜炎,产蛋鸡发生卵黄性腹膜炎,输

6、卵管内有炎性渗出物。    四、防治    积极做好综合性防治措施,注意防止病原传入鸡群。当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时,应立即封锁疫点疫区,上报疫情,并将病禽作无害化处理。发生低致病性禽流感的地区,应采取免疫、对症治疗、消毒等其他一些综合性措施控制本病。       传染性法氏囊病        一、流行病学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 2-8周龄的鸡均可发生,但主要侵害3-6周龄雏鸡。本病的特点是发病急,传播迅速,呈尖峰式死亡曲线,康复快。由于法氏囊被破坏,产生免疫

7、抑制现象,对疫病的抵抗力下降而易患其它传染病。   二、临床症状    病鸡厌食,无神,羽毛松乱、无光泽,腹泻、排出白色或黄色水样粪便,饮水量增加。死亡常发生于感染后第 3天,迅速升高,5-7日下降。死亡率常在2%-8%之间。   三、病理变化    胸、腿、翅部肌肉严重脱水并出血。腺胃与肌胃交界外有出血条纹;肝脏肿胀,表面红白相间;肾脏肿大、苍白,尿酸盐沉积;法氏囊出血、水肿和坏死。发病后期法氏囊萎缩,囊腔内有黄白色干酪样坏死物。    四、预防与治疗       1预防。12-15日龄(母源抗体消失后)

8、用法氏囊弱毒疫苗进行首免,间隔1周后用中毒疫苗二免。或用法氏囊灭活疫苗在10日龄以前进行皮下注射。   2 治疗。发病后,立即注射高免血清或高免卵黄液,同时服用抗菌素和抗病毒药物防治继发感染,饮水中添加口服补液盐、VC、VK。注意保温、防暑,减少拥挤,减少应激等。      传染性支气管炎        一、流行病学         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是侵害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自然感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