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ID:43674167

大小:4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12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_第1页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_第2页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_第3页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_第4页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学院:工学院专业:电气信息类年级:2011级姓名:****学号:****•调查背景长期以来,我国发展经济所走的都是粗放型增长的路子,在计划经济年代,由于经济发展慢,资源的供求矛盾不是很明显。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各地经济发展步伐加快,资源供需矛盾不断加剧,资源稀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软肋”。曲于资源消耗人,资源供应短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耍的资源对外依赖程度越來越大。止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冇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们同它的关系完全像

2、动物同它的关系一样,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服从它的权利……,'在“人的依赖关系啪勺条件下,人类完全依赖于自然界。因此,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国情的要求、形势的需耍,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是确保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1、我国人口多给资源环境带来重大压力,人口过多,大大增加了对资源的索取量和对自然界的排放量,从而使人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与FI俱增。2、我国资源相对不足、资源消耗高、资源利用效率低已严重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3

3、、我国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惩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威胁着人的自下而上和发展。4、国内资源供需孑盾加剧,资源对外依存度升高.走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环境友好利社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我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升华。走牛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关键是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经济利益均生态利益的关系。同时还要坚持生态善美、整体和谐、合理消费、可持续发展和义利统一的环境道德原则。•调查目的全而展现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采,体现大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通过实践,增强学生的社

4、会活动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期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同吋了解周围群众对构建环境友好型与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看法极其做法,关注现实生活中该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意见以更好地建设环境友好与资源节约型社会。•当前面临的严重问题及原因1、城市大街小巷都捉倡垃圾分类处理,可大多数人只是见垃圾筒就扔,根本不在乎垃圾的去向。火车站、汽车站、网吧等娱乐场所,放眼望去,垃圾随处可见,落实垃圾分类归放的又有多少?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捉高,大量家用电器如潮水般涌入家庭,家用电器频繁、氏时间的使用,私家车日益增多,耗费大量资源。3、水资源

5、浪费和污染现象尤为严重。城市用水浪费现象随处可见,集约意识极其淡薄。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部分河流已受严重污染,水产品难以存活,重金屈严重超标。4、每逢农民收获季节,农村的天空总是灰蒙蒙的一片,刺鼻、呛人,秸秆资源仍被浪费、不合理排放,更造成环境的污染。•解决策略★从大范围方面进行预防与治理(-)国家社会综合治理1、确立节约资源的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国家耍加强在齐个领域增长方式和全面节约管理。政府耍健全和完善资源节约的政策法规和监管体系,制定鼓励节约使用资源的相应政策措施,完善法规标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资源消耗、污染

6、物排放、资源综合利用等情况予以重点检查。2、大力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发展环境产业,充分开发利用再生资源通过发展环境产业,加强''三废〃综合利用,充分开发利用再生资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延仲产业链,开辟新的生产领域,增加就业岗位,同时担负起分解者的职能,对无法再次循环利用的污染物进行无害化处理。3、重视信息工作,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信息交换平台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发达的信息系统之上。在今天市场中介体系尚不发达的情况F,政府应协助建立推动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信息服务体系。建立资源节约型信息交换平台,及时发布各类循环经济

7、市场信息,实现资源共享,为各企业间实现废弄物、能量等交换提供信息帮助。4、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要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建立科学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和调节机制,形成合理的资源价格体系,用价格杠杆调节资源利用,改变因资源的低成本、非公开化造成的浪费。(-)工业污染防治1、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坚决淘汰落后且污染严重的工艺、设备和产品,犬幅减少单位产品的能耗物耗,污染控制贯穿工业生产全过程。依据环境容量的大小,合理布局工业园区和建设项目选址。2、严格控制新污染。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

8、评价工作,严格环境准入制度。纳入建设项口''以新带老〃范围的污染治理工程,必须与主体工程实现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做到增产不增污或增产减污。(三)城市环境保护1、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区建设。。建立环保、水利、卫生、供水等部门的联动机制和安全预警机制。卫生部门、供水部门、环保部门要各行其职,确保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