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七语言综合运用表达和修辞

专题七语言综合运用表达和修辞

ID:43681085

大小:108.1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0-12

专题七语言综合运用表达和修辞_第1页
专题七语言综合运用表达和修辞_第2页
专题七语言综合运用表达和修辞_第3页
专题七语言综合运用表达和修辞_第4页
专题七语言综合运用表达和修辞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题七语言综合运用表达和修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专题七语言综合运用表达和修辞考支端丙本专题要求掌握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正确运用修辞方法。语言表达要求简明扼要,合乎汉语习惯和事理逻辑,衔接要自然,文气要流畅,音节要和谐。对语言表达简明的考查,一般是通过修改赘余的、有歧义的语句來进行的。对语言表达连贯的考查题型一般有:填写关联词、选择衔接语句、语句复位、调整语序、划分句群结构等。语言表达得体,要求表达吋考虑场合、对象、目的和表达方式等,十分灵活。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常见题型是判断修辞手法运用的止误、优劣,运用修辞手法、仿写、扩写或缩写等。高考修辞,重方法的运用,

2、轻术语的识记,可能单独出题考查,也可能与文学鉴赏、现代文阅读结合起來考查,更多的是与语言连贯和句式变换、仿写等结合起来考查。考龜掃斩【例1】2004年全国高考试题: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屮一题对出下联。第一题春晖盈大地科学能致富第二题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参考答案】第一•题(春晖盈大地)秋月满小楼(或“秋雨满小溪”或“秋菊满大街”)。(科学能致富)技术会牛财(或“愚昧要受穷”)。第二题(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老健康少健康老少健康(或“山壮观水壮观山水壮观”或“H牛辉刀牛辉H刀牛辉”)。【例2】2004年广东高考试题下血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对出下联。荔枝龙眼木

3、瓜,皆是岭南佳果。【参考答案】月季牡丹金桂,莫非海内奇葩【解析】这道题从语言材料和形式上看非常浅显、通俗且具有广东地方特色,对于广东考牛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命题教材似乎信手拈来,看看不难完成,然而,其综合性不容忽略。命题不仅要求考生具有灵活运用语言基础知识(有关写对联的一系列知识)的能力,还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综合素质。例如,命题涉及到的有关地域性的知识,包括地理区域概念、具有地方特色的需特产或有关区域的掌故等。不了解这些相关的知识,是不人容易对出最佳下联的。考牛要做到这道题“上下联结构相同、词性相对,末字平仄相合”的要求,需要解决两个难点。一是选择什么样的词语才

4、能做以上下联的内容有一定的关联而又不重复,例如,要找一个什么词和上联的“皆是”和对,就要颇费脑筋了。二是如何作到末字平仄相合。从命题给出的参考答案(刀季牡丹金桂,莫非海内奇葩)看,这副对联内容上可以是宽对。例如,用什么词对“岭南”似乎无关紧要,只要是具有方位名词的地名祁可以,考牛如用“江北”“寒北”“川北”也行,但要用“莫非”这个表示否定判断的词对“皆是”这个表示肯定判断的词,显然是没有多少人能对出了。有专家认为,考题中的“皆是”一词最好用“莫非”来对,但是耒发现有考主用个这个词,一些考生其至又照抄了一遍“皆是”,其他有用“皆为”“都是”等词的,都不理想。如何做到

5、“末字平仄相合”呢?首先看上联的末字的声调是平声还是仄声。这道题上联末字“果”读第三声(第三声和第四声属于仄声),那么,对岀下联的最后一个字的读音应该是第一声和或第二声(第一声和第二声属于平声)。所以命题给出的参考答案的尾字“葩”读第一声属于平声,符合对联末字平仄相合的要求。【例3]2003年全国高考试题第23题: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语。(只填序号)①在南坡,带状分布的原始云杉林海连绵不断,棵棵巨杉像一把把利剑,直插云天。②在北坡五花甸草原上,你可以看见新疆细毛羊群和奔驰的伊犁马群。③在遮天蔽H的杉林下,马鹿、独鹿、棕熊、雪豹等野牛动物出没其间。④吃完早

6、饭后,继续南卜,就迓入喀什河和巩乃斯河的草原和森林带。⑤各种森林鸟类,鸣声不断。【答案】④②①③⑤【解析】该题亜点考查在句为句Z间的衔接方血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该题的解答可分以下三个步骤进行:第一步:确定总体的层次。④句是总起句,语言标志是“草原带和森林带”;①②句是分承句,语言标志是“在南坡,带状分布的……”“在北坡……草原”。据北,可确定④句应排在第一句的位置。第二步:确定分承的顺序。除总起句④、分承句①②外,剩下的是③⑤句。③句叙述的是“森林带”,其语言标志是“在遮天蔽H的杉林下”;⑤句叙述的也是“森林带”,其语方标志是“各种森林鸟类”。据此,可推断出①

7、③⑤为一个层次,叙述的是“森林带”;②句为一个层次,叙述的是“草原带”。根据总起句④屮的语言标志“草原带和森林带”的先后表述顺序,可确定②句应排在前,①③⑤句应排在后。第三步:确定分承内部的顺序。①③⑤句叙述的均是“森林带”,但①句与②句对举,且总领了③⑤句,所以理应排在该层次的第一句位置。③句中的“在遮天蔽日的杉林下”,既紧承①句中的“原始云杉林海”、“棵棵巨杉”,又引起下文“野生动物”和“森林鸟类”在英间的活动。所以③句应排在该层次的第二句位置,⑤句应排在该层次的第三句位置。所以叙述“森林带”的三个句子的排列顺序应为①③⑤。综合以上分析,该题的五个句子的合理排

8、列顺序应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