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人工挖孔桩专项施工方案

改人工挖孔桩专项施工方案

ID:43686936

大小:935.03 KB

页数:57页

时间:2019-10-12

改人工挖孔桩专项施工方案_第1页
改人工挖孔桩专项施工方案_第2页
改人工挖孔桩专项施工方案_第3页
改人工挖孔桩专项施工方案_第4页
改人工挖孔桩专项施工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改人工挖孔桩专项施工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1、编制说明及依据02、工程概况02.1概述112.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112.3岩土底层结构及其特性112.4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及岩溶122.5各岩土土层岩土参数建议值133、施工总体部署153.1总体目标153.2施工准备153.3施工工序183.4施工组织管理机构183.5施工区段划分193.6施工总平面布置193.7现场总平面管理措施194、施工计划214.1施工工期及进度计划214.2施工机械、材料计划214.3施工人员配置及劳动力安排计划225、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225.1降排水系统225.2施工场地处理235.3人工挖孔桩施工235.4挖孔桩土方外运355

2、.5岩层倾斜时入岩深度大样355.6人工挖孔桩施工允许偏差365.7桩身检测366、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356.1工程质量保证体系386.21程质量控制程序416.31程质量目标管理413.4质量保证措施427、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464.1安全施工管理体系465.2现场安全制度477.3安全用电及防雷击措施487.4安全防火措施487.5挖孔桩专项安全措施498、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529、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5210、环境保护措施5310.1噪音控制措施5310.2污水控制措施5310.3大气污染管理措施5311、事故应急救援预案5411.1事故

3、应急救援的方针与原则5411.2危险源分析5411.3组织机构与职责5411.4物资准备5411.5应急响应5611.6现场恢复59附图:桩基平面编号图桩基编号及坐标图排水系统布置图基础施工阶段总平面布置图1>编制说明及依据1、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施工图纸;2、《航天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楼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3、《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7、《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4、94-2008;8、《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9、《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10、《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11、《旋挖钻机施工工艺通用规程》QSY11200112、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13、其它现行国家有关工程施工规范、规程及技术标准、贵州省遵义市有关地方规范规程和文件规定;14、木公司相关规章、制度。2、工程概况2.1概述工程名称: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新蒲)项日教学楼工程建设单位: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遵义市新区开发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设计单位:贵州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勘查单位:贵州鼎盛岩土工程有限

5、公司监理单位:贵州深龙港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总承包单位:卓越市政园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地点:遵义市新蒲新区奥体路与甲秀路中心交界处本工程主要为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新蒲)项目,本期拟建土木工程系、计算机系、汽车系、中职教学部,施工场地地处遵义市新浦新区,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地块周边有已建和止在建设中的多个居住小区、大学城,正在逐渐形成一个具有浓厚居住、商业配套,文化氛围的核心空间Z-,周边基础设施建设已形成一定规模,周边地形基木平坦。结构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以下,安全等级为2级,抗震设防烈度6度,耐火等级为2级。本工程塔楼基础采

6、用人工挖孔桩,桩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桩基持力层为中风化白云岩,桩端最低点进入风化岩层不小于0.5m,实际桩长参照地勘报告及现场实际桩端持力层确定。2.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根据《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本工程场地位于遵义市新蒲新区7#路与奥体路中心交界处,出露地层为寒武系屮统娄山关组白云岩(G2・31s),岩性为浅灰色中厚层状白云岩。岩层产状:倾向270°,倾角57°,岩层呈单斜产出,地层层位正常。该拟建物重要性等级为二级;该场地抗震设防烈度按6度,不良地质作用不发冇,地质环境基本未被破坏,地形地貌简单,地下水埋藏较深,场地等级为三级;场地岩土种类较多,不均匀,地基复杂程度

7、为二级。根据建筑重要性等级、场地等级、地基复杂程度等级综合确定本次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本次勘察为一次性详勘。2.3岩土地层结构及其特征在钻探揭露深度范围内,场地地层自上而下为素填土、红粘土、基岩三个单元,其性质、特征分述如下:(1)、素填土:人工回填成因,间断分布于整个场地,在场地中分布不均匀,杂色,主要由粘土、碎石组成,偶含植物根系,结构松散、可压缩性高,均匀性差,厚度0.4〜11.4m之间,成因为近期开挖平场形成,新近回填,未完成自重固结,物理力学性质较差,不可作为地基基础持力层。(2)、红粘土:残积成因,连续分布于整个场地,在场地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