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走出招生难困境的对策

技工院校走出招生难困境的对策

ID:43687827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12

技工院校走出招生难困境的对策_第1页
技工院校走出招生难困境的对策_第2页
技工院校走出招生难困境的对策_第3页
技工院校走出招生难困境的对策_第4页
技工院校走出招生难困境的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技工院校走出招生难困境的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技工院校走出招生难困境的对策【摘要】针对目前技工院校招生难的现状,木文主要从生源和家长观念等方面进行分析,寻找走出招生难困境的对策。【关键词】技工院校全员招生地方保护招生対策【中图分类号1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1674-4810(2013)26-0165-02技工院校担负着为社会培养技能人才的重任。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实现普通高中与职业教育协调平衡发展政策的推动下,技工院校迎來了难得的发展良机。但受社会成才观念、生源总量下滑、地方保守意识、外市利益招生的影响,技工院校招生出现疲软,其凸显的问题亟待解决。我们需要认真分析招生现状,寻找走出招生难困境的良策,确保技工院校的

2、可持续发展。一招生现状1•全员招生技工院校由于隶属关系,招生得不到教育部门的政策支持,计划招牛、志愿录取的模式根木不能解决招生问题。为了确保完成招生计划指标只有釆取一对一宣传,全员招生,除了招生部门的专职招生人员外,参加招生的还有全院的教职员工、在校学生、社会其他人员,这就导致招生宣传口径、水平参差不齐。许多招生人员不能直接回答学生和家长的咨询,需要通过招生简章的翻阅和电话求助。有的甚至不了解专业的具体情况,在宣传时不能给学生符合个性特点的合理建议,宣传效果不言而喻。2.夸大宣传招生宣传的木意是向学生和家长介绍学校的基木情况和专业特色,以便学生根据口C的特长和兴趣选择,学有所成,满意

3、就业。然而家长及学生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期盼,致使综合实力不强的技校不得不为了完成招生任务,进行夸大宣传,将高校的办学环境、师资力量、教学设施、就业情况纳入宣传范畴。这种不合理的宣传手段使入学后的学牛和家长产牛了心理落差,对技工教育的健康发展产生不良影响。3•降低门槛为了维持生存和发展,各技工院校面临“饥不择食”的境地。除了对口单招等热门专业设置分数线外,其余专业只要有人报名,无论应届还是往届,无论分数高低都被当场注册录取。这部分生源主要是考不上普通高中或没有参加中考的群体。他们中大一部分是典型的学习成绩和行为习惯有问题的“困难生”。山于综合素质偏低,不仅教学与管理难度加大,效果还不明显

4、,导致无法高质量的就业。家长和学生的就业愿望达不到预期,反面宣传无法避免,从而进一步影响招生,造成恶性循环。4.地方保护在职业类学校的招生人仗中,各县区教育部门为了直辖职业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制定有利当地职校的保护措施和政策。直接向区内初中学校下达指标任务,并将任务完成情况与校长的考核和业绩挂钩。而校长则将指标细化分解到每个班主任,迫使班主任在屏蔽外来招生信息的同时,积极给本地区职业学校做宣传工作。从源头进行了地方封锁,使得本來就紧张的生源更是稀缺了。4.激励招生民办技工学校由于办学综合实力和资金来源问题,在生源竞争中处于劣势。为了生存和发展,只有无视招生政策,釆取有偿激励招生,致使招

5、生工作竞争口趋进入无序的白热化状态。其他学校为了生存,也无奈地走入商业化招生的怪圈。这样一来公办技校由于招生奖励机制不灵活,导致招牛被动。二原因分析导致上述招生现状,既有生源总量逐年下滑、社会认可度不高等客观因素,也有技工学校自身办学水平不高、就业安置不当等主观因素。1.生源逐年萎缩随着国家计划牛育政策的进•步落实,牛育观念的转变,出牛率下降,初中适龄学生逐年减少。加之我市基础教育发达、民办的兴起,使得技工学校原本紧张的生源状况雪上加霜。以江苏南通地区为例见下图。2.成才观念约束望子成龙是每个家庭的心愿,人们受传统观念意识的影响,认为上普通高屮考大学是唯一的成才之道。许多家长根本不愿

6、意将自己的子女送到技工院校学习专业技能,将来成为一名与机器打交道的蓝领。就读技工学校是成绩不理想的无奈选择。通过对初三家长调查统计:71.1%的家长期望子女上高中考大学,3%的家长期望子女参加对口单招,18.9%的家长期望子女学技能就业,4.6%家长期望子女学技能创业,其他占2.4%。1.办学实力不强技工院校的毕业生对学校满意度不高,理由集中反映在教学管理、技术实用、设备老化、就业状况不理想四个方面。…些学校教学管理松弛,专业设置不当,师资力量不强,设备严重老化。学生无法学到一技之长,就业成了问题。学生和家长的心理就业预期没有达到,对学校反面宣传在所难免。2.就业安置不当首先,技工院

7、校牛源大部分是中考失利者。他们一般行为习惯、学习成绩都不理想,自觉学习和服从管理的意识差,导致教学效果甚微,毕业时高质量对口就业较为困难。其次,从社会心理来看,人们花钱接受学校专业培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就业生存。但由于经济发展趋势良好,外贸订单增多,用工成为企业的首要问题,为了解决眼前的用工荒,先培训、后就业的劳动准入制得不到冇效实施。许多企业为了企业的效益平衡员工心理,采取计件工资模式,技工学校毕业生与初中毕业生或外来务工人员实行同一工资标准。企业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