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滥用与细菌耐药的对策

抗生素滥用与细菌耐药的对策

ID:43688838

大小:3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2

抗生素滥用与细菌耐药的对策_第1页
抗生素滥用与细菌耐药的对策_第2页
抗生素滥用与细菌耐药的对策_第3页
资源描述:

《抗生素滥用与细菌耐药的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抗生素滥用1J细菌耐药的对策[关键词]抗生素;滥用;细菌耐药;对策[中图分类号1R978.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1(b)-138-02抗牛•素在临床用药中使用频率较高,在预防各种感染性疾病应用中越來越广泛。但临床少数医牛滥丿IJ和过度使用抗牛索现象比较突出,以致在严重感染应用抗牛索时效果差,羡至导致耐药菌株播散,致病菌发生改变和医院内感染率增人等问题的出现。为此,笔者就目前临床滥用抗生素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抗生素应用对策。1细菌的耐药机制由于抗生素的使用,造成了抗生素的选择压力,诱发了细菌的棊因突变,使带冇抗药基因的细菌

2、更容易牛存,抗牛索效价降低。细菌对抗牛索耐药的机制有以下儿方面:1.1细菌改变细胞膜结构,对抗工素效价降低细菌细胞膜冇许多膜孔蛋白,抗生索与这些蛋白结合后被转运到细胞内,发挥抗菌作用。当细胞编码这些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麻,细胞膜对抗生素的通透性降低,产生耐药现象。1.2细菌产生灭活酶和钝化酶,使抗牛素失活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町编码青每素酶,水解青淆素类抗生素。1.3改变了抗生素结合点,降低了抗生素的灵敏度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由于产生了新的与青霉索结合蛋白PBPs2a,它与青霉素的亲和力很低,使0-内酰胺类抗生素效价降低。1.4主动外排系统,降低细胞内抗生

3、素的浓度细菌主动外排进入菌体的药物是获得耐药的重耍机制,这种机制在大环内酯类、四环素和嗤诺酮类抗生素常见,其屮苹兰阴性杆菌对唸诺酮类和人环内酯类抗生素,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四环素、铜绿假单胞菌存在4种泵出系统,对人多数抗牛素耐药。1.5细菌对抗生素耐药可以由染色体介导和质粒介导质粒介导的细菌耐笏由于可以在不同菌中间传播,对细菌耐谿冇重要意义。1.6细菌牛物被膜的形成,对抗牛索产牛耐药性原因有:①细菌生物被膜可减少抗菌药物渗透;②吸附抗菌药物钝化酶,促使抗菌药物水解;③细胞生物被膜下细菌代谢低下,对抗菌药物不敏感;④生物被膜的存在阻止了机体对细菌的免疫力,产生免疫逃

4、逸现象,减弱机体免疫力与抗菌药物的同杀菌作用。1.7药物作用靶位的改变菌体内有许多抗菌药物结合的靶位,细菌通过靶位的改变使抗菌药物不易结合。1.8感染病灶中氧化还原电势和pH与药物的关系当感染灶中处于低氧或无氧状态时,氧化还原电势降低,可抑制粒细胞吞噬功能,影响氮基糖廿类抗感染药的主动转运过程。氨基糖廿类在无氧情况下即无活性,pH下降亦可抑制粒细胞吞噬功能。pH小于6时,大环内酯类、亚胺培南等抗菌活性均受到抑制。1.9药物作用靶酚或靶蛋白被修饰或改变所发生的细菌耐药性有些细菌可获得一种能够编码产生新的抗感染药物作用靶酶的基因,这种具有新特性的靶酶与抗牛索亲和力

5、往往比正常靶酶的亲和力要低得多。1.10代谢途径或代谢状态改变生长中需要加胸腺唏噪的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町通过得到的底物及改变代谢途径对叩氧唬唳和磺胺耐药。代谢状态的改变也hJ引起咐药。如杲休眠状态菌或营养缺陷菌町岀现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2细菌耐药的危险因素研究表明,抗牛素的滥用有助于细菌対抗牛素形成耐药。抗牛素的滥用包括:1.1经验性使用抗生素,致使病菌产生耐药或中度放感如果抗生素对细菌不敏感或屮度敏感,就不能达到控制感染的目的,还容易使病原菌暴露在抗生素中,导致细菌耐药。2.2对于未确诊为细菌感染者使用抗生素许多感染患者可能为病痔感染或真菌感染,在未查明感染

6、原因之前,使用抗生素会破坏人体内寄牛的正常菌群,同时会使一些条件致病菌成为致病菌并产牛耐药。1.3抗生素用蜃不足,治疗间隔时间太长2.4滥用抗生索及不当的药物联用广谱抗生素对革兰阳性和阴性菌都有作用,在未查明致病菌的悄况下对控制感染有一定作用。然而广谱抗生素没冇选择性,一旦细菌对广谱抗生素耐约,容易造成交叉耐商,产生严重后果。3控制细菌耐药的措施2.1抗生素循环给药,减少细菌耐药是基于改变抗生素可以减少细菌的选择压力,而减少对抗生素的耐药。实验发现,当头砲他喘/环丙沙星轮换用于控制革兰阴性菌感染时,呼吸器和关的肺炎发病率显著下降,同时耐药革兰阴性菌的发生率也减

7、少。随后不同的研究表明,抗生素循环用药町以减少医院的死亡率,同时细菌对循环的抗生素的耐药性增人,说明抗生素循环给药的选择用药也要慎重。3.2开发相对或绝对对B-内酰胺酶稳定的抗生素3.3不耐酶的内酰胺类抗生素少可以阻止细菌酶合成的抗生素联合应用耐腮的内酰胺类抗牛素与不耐酶的卩-内酰胺类抗牛素合成联合应用作用机制为一种抗生素起抑酶作用,另一种抗生素发挥抗菌作用,但由于抑酶所需药物浓度很大,故其抗菌效果有时难以预测。3.4B-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开发研究作用机制是与细菌产生的0-内酰胺晦结合使Z灭活。有些抑制剂本身也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同时与某些内酰胺类抗生素又有类似的

8、约代动力学,故产生复合抗生素具冇较好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