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砂中的沉桩对策

密砂中的沉桩对策

ID:43688880

大小:3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2

密砂中的沉桩对策_第1页
密砂中的沉桩对策_第2页
密砂中的沉桩对策_第3页
密砂中的沉桩对策_第4页
资源描述:

《密砂中的沉桩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0年第1期(总第91期)华东建工勘察23密砂中的沉桩对策尤迪梁勇然常州市规划设计院【提沉桩对策。要】通过对近几年常州地区密砂中静压预制管桩的工程实例分析,提出一般工程上简单适用的【关键词】常州地区静压预制管桩密实粉细砂沉桩对策1密砂的分布和阻力特征静压预应力管桩由于具有良好的质量稳定性、经济性和环保性等优点,近儿年,常州地区大概有90%桩基丁程采用静压预制管桩,随着应用的H益普遍,遇到密实粉细砂屮的沉桩困难问题也倍受关注。常州大部分地区普遍有屮密〜密实状态的粉砂或细砂(以下简称为密砂),土层基本分布情况如表1及图1。其中,压入⑤、⑨层密砂,特别是穿越⑤层

2、均遇到过人阻力的困难。同时也通过不断的探索和解决这些困难,积累了较多的沉桩经验。常州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密砂土层、土性简表土层号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土层简称杂填土淤质土粘性土粉土粉细砂粘性土粉土粘性土粉细砂屮密〜密实屮密〜密实砂土密实度静探锥尖阻力qc/MPa0.8〜3.00.5〜1.01.5〜2.53.0〜8.010.0〜20.01.5〜3.03.0〜6.00.6〜1.510.0〜15.0静探侧壁摩阻力fs/kPa25〜6010〜2060〜20050〜160110〜25050〜22060〜15020〜50120〜220标贯击数/击4〜151〜46〜1510〜252

3、5〜4512〜2515〜206〜1225〜50层厚/m1.0〜4.01.0〜3.01.0〜5.02.0〜5.01.0〜8.04.0〜6.02.0〜5.02.0〜5.01.0〜6.0表1其它(p500管桩穿越该层时压桩力/kN300〜3000300〜600500〜10001000〜30004000〜6200承压含水层承压含水层含大块建筑垃圾2000〜35004000〜6200承压含水层24尤迪等:密砂中的沉桩对策2010年第1期(总第91期)2静压管桩沉入砂性土的阻力机理静压沉桩是以桩机本身的自重(包括配重)作为反力,通过液压和夹桩系统形成压入力,克服地基上的桩

4、侧摩阻力、桩端阻力及超孔隙水压阻力。沉桩过程中,桩周上体会受到剧烈的挤压,桩端首先使土产生冲剪破坏,同时冲剪挤压作用形成急剧上升的超孔隙水压力,随着桩连续不断地向下贯入,在桩周一定范I制内由于土体扰动而形成塑性区。另外,如杲发生沉桩停歇,扰动重塑的土体强度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同时形成侧阻的静摩化,致使沉桩阻力增长。在砂性土层小沉桩时,群桩的挤土效应使桩周土体越来越密实,并在土层中积累了相当大的横向有效应力,从而使后期沉桩时阻力增加较大。3密砂沉桩对策根据砂性土阻力机理分析,结合人量静压预制管桩工程实例,针对桩侧阻力、桩端阻力及超孔隙水压力,通过设计与施工两个渠

5、道,提出利于克服阻力和减小阻力增长的若干对策。3」尽量拉大桩距,减小挤密效应密砂屮沉桩挤密效应尤为明显,设计减少桩数,拉大桩距,无疑是最主动的防挤措施。3.1.1确准单桩承载力Ra,而且尽量用足。例如在施工图前进行静载试桩,并要求加载到试桩土体破坏,获取Qu;按桩身强度控制时,不同规范或图集表述的桩身强度有差界。以常州现用最多的PHC-500(120)管桩为例,按《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苏G03-2002(以卜简称《省标02》)计算的桩身强度对应的单桩承载力最人特征值Ras=2400kNo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以下简称《桩规08》)计算

6、的桩身强度对应的单桩竖向承载力最大特征值Rag=3000kNo实际上,有很大一部分管桩静载试桩结果Qu/2=2600〜3200kN,而设计往往仅按《省标02》取2010年第1期(总第91期)华东建工勘察25Ra=2400kN

7、变形主控作用。施工屮应先施打长数。复合桩基形式在常州地区髙层桩筏基础屮应用已较多。,穿越密砂时桩,在长桩全部沉入后再打短桩,这样长桩间距大于6倍桩径(一般在8d以上)的挤密效应甚小,沉桩相对容易。而且此时短桩的每米桩长提供的承载力也较优,经济性好,乂避开了穿越阻力较大的⑤层密砂。3.1.43.2桩身抗压强度A型优TAB型(《省标02》,费用也略低。如果桩身不涉及较厚软土,)配置桩尖无需考虑抗弯的情况下,宜优选A型桩。管桩桩端进入密实土层时,桩端阻力增大,可能导致桩端裂开,桩端投影截而积增大,进一步加剧了压桩力增大。增加桩尖一般能确保桩端刺入密砂后的完整性,例如

8、《省标02》屮的C桩尖(钢箍)。3.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