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二历史学案:专题七《俄国农奴制改革》(人民版选修1)

2011高二历史学案:专题七《俄国农奴制改革》(人民版选修1)

ID:43693032

大小:801.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0-12

2011高二历史学案:专题七《俄国农奴制改革》(人民版选修1)_第1页
2011高二历史学案:专题七《俄国农奴制改革》(人民版选修1)_第2页
2011高二历史学案:专题七《俄国农奴制改革》(人民版选修1)_第3页
2011高二历史学案:专题七《俄国农奴制改革》(人民版选修1)_第4页
2011高二历史学案:专题七《俄国农奴制改革》(人民版选修1)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1高二历史学案:专题七《俄国农奴制改革》(人民版选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专题七俄国农奴制改革[内容标准]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学习要求]1.了解农奴制阻碍俄国社会发展和农奴制面临危机的表现。2.简述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3.概述“二一九法令”关于农奴身份、土地、农民管理等方面的主要内容。4.认识“二一九法令”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5.了解1861年废除农奴制后,俄国在政治体制、司法制度和军事等方面的变革情况。6.从政治经济等方面探讨1861年改革对俄国近代化的影响。7.体会制度改革对国家稳定和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整

2、体感知]19世纪中期,俄国最主要的社会矛盾是资本主义发展与农奴制的矛盾。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充分暴露了农奴制的弊端,使社会矛盾激化,是迫使沙皇进行改革的直接原因。废除农奴制度的改革,使农奴获得人身自由,解脱了封建生产关系束缚,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俄国走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1861年改革是沙皇实行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改革没有触动俄国政治制度,沙皇专制依然存在;改革也没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知识清单]一、危机笼罩下的俄国l.19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状况(1)在农村出现了一些用雇佣劳动力代替农奴的资本主义农场;(2)19世纪30年代末,开始了工业革命

3、,工业企业和雇佣劳动力人数逐年增加;(3)总体发展水平大大低于西欧诸国,逐渐沦为西欧各国的原料供应地;(4)受到了农奴制的严重阻碍力,缺乏劳动力.国内市场的需求少。2.改革前俄国的社会矛盾和斗争(1)反对剥削和压榨的工农运动:在农奴制中受害最深的农奴们提出了废除农奴制,争取土地和自由的政治要求;深受封建制度和资本主义双重压迫的工人展开了维护自身权益的斗争。(2)少数民族反对阶级压迫的斗争。(3)反对专制、要求民主的革命运动:受到西欧民主思想的影响,主张废除农奴制和等级制的十二月党人发动了起义;以赫尔岑和车尔尼雪夫斯基为代表的革命民主主义者,宣传革命思想,号召人民起来革命,

4、暴力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废除农救制。3.克里米亚战争性质:对俄国和英法双方来讲都是侵略性的、非正义的;对于土耳其来说则是自卫性质的反侵略战争。这是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与落后的农奴制度之间的一场较量。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5、我们负责传递知识!结果及原因:俄国战败,主要原因是俄国统治的腐朽和农奴制的落后。影响:克里米亚战争中俄国的失败,充分暴露了俄国农奴制和沙皇封建制度的腐朽性。俄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加剧了俄国国内的阶级矛盾,是导致俄国统治者决心改革的外部因素。4.19世纪中期.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上台后面临的国内外危机政治方面:沙皇专制统治受到严重威胁,

6、农奴制的废存问题成为社会矛盾的焦点。经济方面: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农奴制的阻碍,发展缓慢,经济发展水平与西欧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社会关系:社会矛盾尖锐,工农运动日益高涨,革命民主主义者号召人民起来革命、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废除农奴制。军事和外交;克里米亚战争战败,俄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战争失败也激化了国内的矛盾。最主要的问题是政治方面的问题.即沙皇的统治受到威胁。为了挽救统治危机,必须进行农奴制改革。二、自上而下的改革1.改革的目的(1)直接目的:化解日益激化的矛盾,增强国力,重振俄国的大国威望。(2)根本目的:巩固统治,维护沙皇专制政权。2.“二一九法令”(1)概念

7、:1861年俄历2月19日(3月3日),涉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宣言和法令,包括《1861年2月19日宣言》和《农民改革法令》等文件,历史上把这些法令统称为“二一九法令”,又称解放法令。(2)主要内容:政治上:废除农奴制,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享有自由权和财产权等公民权利。经济上:农民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将得到一块份地,但其大小、肥瘠由地主决定;份地须高价赎买,付清赎金本息后才拥有土地的合法权利。组织上:建立新的管理组织“村社”,将农民纳入地方政权的控制之下。3.“二一九法令”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提示;从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变化等方面,分析改革的历史进步意义;从俄

8、国政治体制的落后、经济基础的薄弱等方面,理解农奴制改革的残余,进而认识改革的局限性。(1)进步性:1861年改革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改革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改革后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带有了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表现:①通过改革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②通过赎买份地结束了农民和地主之间的封建生产关系,使农民经济转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关系,一部分农民转变为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者。③改革促使地主经济向资本主义方式演变。(2)局限性:①改革不可避免地保留了农奴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