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消费增长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消费增长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ID:43693361

大小:58.27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0-12

我国消费增长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_第1页
我国消费增长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_第2页
我国消费增长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_第3页
我国消费增长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_第4页
我国消费增长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消费增长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我国消费增长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一、我国消费增长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消费增速相对较低,消费与投资的比例失调消费增速远低于投资增速,消费与投资的增速差距扩大,消费与投资的比例失调。近些年,从2001年开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速度快于消费品零售总额。特别是在2003年到2005年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实际增速差距分别达到14.8、8.9、11.2个百分点。虽然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增长在短期内都可以拉动经济增长,但是,在长期内,投资增长和消费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意义是不同的。消费是生产过程的最终环节,它使商品的价值和效用得以最终实

2、现,一切产品只有进入了消费,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但是,投资具有“二重性”,本期增加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和政府基本建设投资既会扩大当期的总需求,又会按照一定的比例形成资本存量,使得下一期的社会生产能力扩大,从而增加下一期的总供给能力。经济增长中如果消费需求增长与投资需求增长的比例失调,过分依赖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虽然可以实现短期的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但是长期内总需求的增长将难以的跟上总供给的增长,生产过剩的状况会日益严重,宏观经济将会严重失衡。目前,我国消费与投资的增速差距的扩大已经导致消费品相对过剩。据2005年6月份商务部组织的对600种主要消

3、费品2005年下半年市场供求趋势的调查,在600种主要消费品中,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有172种,占28.7%;供过于求的商品428种,占71.3%,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在被调查的各类商品中,耐用消费品、日用品供过于求的矛盾突出。73种家用电器中12.3%的商品供求平衡,87.7%的商品供过于求;16种交通通信商品中18.8%的商品供求平衡,81.2%的商品供过于求;7种家具中57.1%的商品供求平衡,42.9%的商品供过于求;63种文化办公用品中27%的商品供求平衡,73%的商品供过于求;118种日用品中11%的商品供求平衡,89%的商品供过于求。消

4、费品供过于求矛盾的加剧使得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导致消费品零售价格下降。(二)消费与储蓄的比例不断下降,存在过度积累的现象1993年至2004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储蓄存款的比例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12年内,由1993年的0.830下降到2004年的0.451,差不多下降了一半。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认为消费零售总额占储蓄存款的比例能够代表消费与积累的比例。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储蓄存款的比例逐步下降的趋势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存在消费增长过慢、积累过度的现象。在储蓄存款猛增的同时,居民消费的增长却相对疲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速度几乎都低于同期

5、储蓄增长速度。积累是扩大社会再生产的源泉,任何社会要扩大再生产,都必须有一定的积累,在积累效果不变或不断提高的情况下,积累的增长就意味着社会物质技术基础的增强。但是积累过度会导致消费增长缓慢,影响未来积累的进一步增长,不利于促进生产的发展和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三)农村消费增速慢于城镇,农村消费占比下降1998、1999年,城镇(市、县)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速度与农村(县以下)相当;2000年开始,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高于农村;2004年市、县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分别比农村高5.4、3.5个百分点。1998年以来,农村(县以下地区)的消

6、费品零售总额在全国消费品零售总的占比呈逐步下降趋势。1998年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国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6.4%,2004年下降为23.0%,占全国人口约70%的9亿多农村人口的消费品购买额的占比不到1/4。(四)消费对GDP的贡献率在相对下降,经济增长对投资和出口的依赖程度加大2001-2004年,消费品零售总额占GDP的比率基本上没有太大变化,基本维持在39%—40%之间。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占GDP的比率上升较快,4年内分别上升了12.7和12.9个百分点。2005年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出口之和占GDP的比率高达90.8%,比去

7、年同期上升10.4个百分点,比2001年同期上升了39.1个百分点。另外,从最终消费率(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和资本形成率(资本形成占GDP的比重)看,最终消费率自1981年以来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近年来下降趋势明显,自2000年的61.1%下降为2004年的53.6%;与此相反,资本形成占GDP的比重呈上升趋势。特别是近年来上升较多,由2000年的36.4%±升到2004年的43.9%。这也说明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上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下降。以上说明,近几年我国的经济增长在更大程度上是依靠投资和出口来拉动的,特别是投资拉动的作用十分

8、明显。如果是在以前供给短缺的年代,依靠高积累、高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有其客观必然性,因为在普遍短缺的经济背景下,增加总供给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