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型城镇化问题及对策

我国新型城镇化问题及对策

ID:43693536

大小:2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2

我国新型城镇化问题及对策_第1页
我国新型城镇化问题及对策_第2页
我国新型城镇化问题及对策_第3页
我国新型城镇化问题及对策_第4页
资源描述:

《我国新型城镇化问题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我国新型城镇化的若干思考和建议发表日期:2013年8月2日作者:潘海生【编辑录入:Jw]小央提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重大战略决策,引起各界的关注和讨论。这个路究竞如何走?我认为,应当坚持走以人为本、分类指导、统筹协调的路子,稳步推进。<-)中国的城镇化,是要追求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爲,让更冬农村人口过上城镇居民的生活,亨受到与城镇居民相对均等的公共服务作为城镇化终极目标。不能见物不见人,一味追求速度,迅求比例,各地搞变相的跃进利攀比,搞钢筋水泥的造城运动。现在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有52.6%左右的人口已实

2、现城鎮化,应当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鎮化速度是很快的,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我们更耍看到,这52.6%左右的城镇化比例中,有18%左右的人口还不是真正迂义上城値化,是流动在城镇和农村Z间的农比工,即三分Z—。这样的城镇化率城然是不科学的,似有自我陶醉,做数字游戏的味道,而非真实的城张化。我们的城镇化,不仅要追求速度,更要讲究质最,因此,当询我们看重要在提爲城镇化的质量上下功夫,稳步推进,让那些在城镇工作的农民工真正享受城镇化带來的成果。如果我们各级政府满足于现在这样一个比例数字来抓城镇化率,那将会严重

3、谋导城镇化,不利于城鎮化的健廉发展,也就谈不上实现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冃标。(二)屮国的城镇化要实行分类指导,不同地区要采取不同的战略,选择不同的路径,选川不同的发展模式,囲地制宜,全国各地切忌一刀切、用一个模式去奁。上世纪30年代,中国的有识Z士就看到并提出中国的人口分布区域,主要是从黑龙江至屮国屮部到云南腾冲一线的东南部地区。这是由于我国的地理地貌环境、气候条件导致人口密度、产业分布所决定的,不是我们人为可以立马改变的,是大自然的产物,我们应当认识、顺应并自觉把握这个自然现象。为此

4、,我们在城镇化的战略指导、路径选择上,要从这一实际出发。从国家层面讲,就耍分类指导。具体讲,就是我国东南包括一部分中部地区,人口密集、产业聚集。这一区域的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南京、武汉、杭州等国际大都市,人口基本饱和,再扩大无论是土地资源、水资源、还是交通资源,都难以承受了。以北京市为例,2011年常住人口约2020Jj,根据中国社科院、北京市发改委等单位专家在调研论证后认为,北京人口承载己严兎超标,公交系统已饱和,水资源奇缺,但人口还在增加。因此,这些城市主耍是在“精”上下功夫,让这些城市真正起

5、到经济辐射四周的发动机功能和接纳国际先进科技、信息技术、窩端人才、金融等桥头堡和洼地作用。而进一步吸纳农业人口的功能,主要放在中小城價。耍大力发展县及县以下中小城钺,发展中小城市祥,走就地城镇化的路子。尤其像浙江这样人多地少,产业密集、县域经济发达的省份,完全可以走就地城镇化的路子。这个路子,实际上也是浙江等地儿十年來在走的路子。三年前,我们就是总结了浙江的城镇化现实情况,向省里提出了“就地城镇化,浙江新型城镇化的一条路子”的建议。另外,我国西北部广大地区,地广人稀,产业分布密度不够,难以实现就地城镇

6、化,就应当大力发展县城及地级市城市、省城等为主,走大小城市为主的路子。有的省数百万,一、二千万人口,二、三产业又多集中在县城以上城市里,集中力呈建成数个象模象样的大中城市,就可以把全省多数人口聚集到城里了,城镇化比例就很高了。因此,我认为,我国当询理论界关于中国到底走犬城市的路子,还是走城镇化的路子的争论毫无意义,都有只见一面,不见另一面的片而性,不符合当前中国的实际。科学的态度应该是从屮国各地实际出发,尤其是从屮国东南(包括一部分中部)和西北两大区域的巨大差别出发,各自走不同的城镇化路子。(三)中国

7、城镇化的不同地区走不同的路径、选择不同模式,需要国家层而分类指导,采取不同的指导方针和不同的政策导向。没有区别,就没有政策。国家对东南(部分中部)省份,和对西北地区省份,在城镇化问题上,应当采用不同的冃标要求,采取不同的具体措施。对东南包括一部分中部省市,要用政策引导他们积极发展好中小城镇,对西北部省市区,要鼓励他们椿心发展好儿个大屮城市。为此,国家对这两大区域的城镇化政策要分类制订;现有的一些政策不合适的要修改。比如国家目前的土地政策,还有九年制义务教育经费政策、生态补偿机制等,没有区分,都不利于不

8、同区域城镇化的发展。类似的政策应当改进,都应有不同的具体政策措施。(四)中国城镇化推进中,要破除行政等级观念,把城市的“市”,还原于本來的涵义和内容,而不是一个行政等级的概念。要根据实际惜况认定城镇化的标准,不能仅仅从人口多少,地域面积大小來界定。看一个地方是不是城镇化了,主要是看其是不是达到了城钺化水准,看这个地区的老百姓是不是过上了城镇化的生活。浙江温州等地,耍求建立镇级就是对那种以行政理念对待城镇化的一种反思和冲击,有英合理性,应当值得中央层而思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