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我市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ID:43693719

大小:2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2

我市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问题及对策_第1页
我市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问题及对策_第2页
我市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问题及对策_第3页
资源描述:

《我市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我市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我市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发表时间:2010亠1821:56:19循坏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木特征,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是对人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废弃传统发展模式的根木变革。循环经济理念的产生利发展,是人类对人与口然关系深刻反思的结果。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经济规模的扩大,传统生产模式带來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迫使各个国家开始探索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目前,发达国家循坏经济己在四个层面上展开。一是企业内部的循坏利用。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杜邦化学公司模式

2、,通过厂内各工艺之间的物料循环,减少资源的使用,达到少排放甚至“零排放”忖标;二是企业间或产业间的生态工业网络。如丹麦的卡伦堡生态工业园,把不同的工厂集聚起来,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让一个金业产生的废气、废热、废水、废渣在自身循环利用的同时,成为另一企业的能源和原料;三是废物回收和再利川体系。如徳国大力推行固体废弃物再牛回收利川,废物循坏、建筑废料、玻璃瓶冋收和废纸再利用率分别达到5()%、72%、85%和88%;四是社会循环经济体系。如口木制定和实丿施了一系列政策扭施,用生态学原理统筹规划工农业、生产消费、城市农村的发展。多年来,我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吋,

3、资源和环境双重压力也越来越大。对此,国家在“十一五”规划中,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列为基本文秘朵绘网方略,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法规,积极开展循环经济试点,批准设立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在全国掀起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新热潮。xx作为西部欠发达市,要解决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与保护良好生态环境Z间的矛盾,就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发展循环经济的新路子。一、我市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问题及有利条件近年來,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实施“开放兴市、工业强市、农业稳市、旅游活市”和“发展绿色产

4、业、建设绿色xx”战略,扎实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和节约型社会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节能降耗力度加大。坚持把节能降耗列为各县区年度冃标责任考核范畴,严格考核。围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先后关停、拆除了立窑水泥、小焦炉、火力发电等落后生产线,去年高耗能产业增加值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长期养成的生产生活习惯,节约意识和绿色消费观念淡薄。二是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偏高。我市经济粗放型发展格局尚未根本改变,传统工业比重较大,能耗大的行业所占比璽较高,工业技术和装备水平总体相对落后,工业能源消耗结构主要以煤为主,资源消耗量大。近儿年,虽然我市加人节能降耗力度,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能耗髙、浪费大仍然是

5、经济运行中一•个比较突出的才盾。2007年,我市万元gdp能耗分别比全国、全省高出0.499吨和0.298吨标准煤。三是废弃物处理任务繁重。全市工业固体废物量呈逐年增多趋势,去年达到357.5万吨,但综合利用率仅为38%。11县区中仅有污水处理厂1户、垃圾处理厂4户,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率仅为40.4%。矿产资源开发不合理,乱采乱开、采“富恍“贫”、挑“肥”捡“瘦"现象严重,尾矿库等矿石堆积量较人,矿山工态环境不容乐观。农村废弃物处理滞后,环境状况堪忧。四是科技研发能力不足。全市现有硏•究所大都设备陈旧老化,人才资源匮乏,研究资金短缺。信息服务渠道不畅,具冇资质进行清洁生产审核服

6、务机构仅冇1户,R仅限于化工、钢铁行业。全市金业科技基础薄弱,自主研发能力较差,还没有能力开发大幅提高资源利川效率的共性和关键技术。五是政策扶持亟需加强。循环经济兼具经济效益少社会效益的双重功能,要求政府采取更多的推动措施。近年來,虽然我市组织实施了与发展循环经济相关的“55315”科技创新工程,但总休來看,尚未在领导体制、政策导向、价格机制、资金投入等方面形成促进循坏经济加快发展的合力,目而,除试点项目和示范企业外,多数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方而基本处于自发状态。尽管我市在发展循环经济中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总体来看是希望多于困难、机遇大于挑战,冇利因素止在增多。一是中省高度重

7、视循环经济的发展,国家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快发展循坏经济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循坏经济促进法》等法规政策,省上也出台了许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措施,这为我市发展循环经济捉供了正确方向和冇力指导。二是国家发改委、环保部等部委于2005年和2007年分两批在全国组织开展了循环经济试点,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为我市借鉴试点省市成功经验,避免少走弯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三是国务院作出的《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为我们加快灾后恢复重建,做人做强装备制造业、钢铁业、有色金屈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