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三复习要点

高中地理必修三复习要点

ID:43700213

大小:739.00 KB

页数:49页

时间:2019-10-12

高中地理必修三复习要点_第1页
高中地理必修三复习要点_第2页
高中地理必修三复习要点_第3页
高中地理必修三复习要点_第4页
高中地理必修三复习要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必修三复习要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中地理必修三复习纲要地理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长三角和松嫩平原的对比注:有的边界是明确的(行政区),有的边界是过渡性质的(干湿地区);两个区域,按照不同的指标,地理界线是不同的。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区域特征: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可变性。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例:地理位置差异(绝对、相对)气候条件差异(类型、特征)植被条件差异(类型、覆盖率)土地条件差异(土壤、地形、人均耕地)水文

2、差异(冰期,含沙量,汛期,流量)矿产资源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地理位置差异(绝对、相对)气候条件差异(类型、特征)植被条件差异(类型、覆盖率)土地条件差异(土壤、地形、人均耕地)水文差异(冰期,含沙量,汛期,流量)矿产资源条件差异总结30°N,120°E东南沿海中部430~480N,122°E-127°E东北地区中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温带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较强,水热条件不如长三角水稻土,平坦破碎、人均面积少黑土,平坦开阔、人均面积多矿产资源贫乏矿产资源丰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无冰期,含沙量较小,汛期长,流量大有冰

3、期,含沙量小,汛期较短,流量较小例: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产业)的影响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耕地类型成熟制度主要粮食作物主要经济作物1、对农业的影响2、对第二产业的影响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工业著名的重化工业基地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3、对第三产业的影响部门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交通商业陆运便利,沿海航线的中枢陆运为主更发达较发达对建筑的影响建筑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正南正北方位观墙体厚薄屋顶坡度房檐宽度房屋进深房屋高度建筑成本楼间距例: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不同发展阶段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在全国地位河流土壤劳动力农业社会早期限制发展限制发展低下中期促进发展不再限制

4、较快发展后期促进发展促进发展促进发展人口南迁全国粮、棉、桑蚕基地工业社会限制农业发展限制农业发展限制农业发展农业地位下降;全国工商业基地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区域的影响是不同的。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为例来分析农业社会开发早期:黏重的土壤和稠密的水系成为农业发展的障碍。农业社会开发中期:随着科技的发展,化不利的自然条件为有利的条件。农业社会开发后期:成为我国重要的粮仓和棉花、桑蚕的产地。(为什么)工商业社会:稠密的水网再次成为农业发展的障碍,粮仓地位、棉花生产地位均让位于其他地区。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发展中的应用1、地理信息技术即3S技术:R

5、S(遥感),GPS(全球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要熟悉中英文2、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监测、城市管理、资源普查、灾情评估、农业生产、台风预报等等。3、地理信息技术大众化趋势:GPS汽车导航、城市多媒体地理信息、空间信息网站4、RS的定义:利用装载于飞机或者航天器、卫星等上面的设备,对地面进行远距离的感知。关键的装置时:传感器原理:不同物体发射的电磁波不一样主要环节:目标物——传感器——处理装置——遥感图像5、GPS组成部分:空间部分、地面部分、用户设备利用GPS可以得到精确的三维坐标(经纬度和高程)应用:汽车导航、空间定位6、GIS:

6、是一种计算机系统,需要人来操作(输入信息、管理、分析、表达)数据源:统计数据、田野调查数据、遥感图像应用:空间分析、查询检索在RS的的基础上,可以利用GIS来动态监测或预报台风的监测就是利用的RS和GIS技术优点:①信息量大,使用方便;②功能强大;③动态监测(GIS与RS相结合)7.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数字地球是指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一、荒漠化的定义、表现和主要地区定义: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实质是土地生产力丧失的土地退化。表现: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简称

7、三退)形式:荒漠化(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黄土高原地区)、石漠化(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地区)、盐渍化(灌溉农业区)、红漠化(主要发生在我国江南丘陵以红色砂岩为主地区,地表红壤因水土流失,露出光秃秃的红色石山,土地贫瘠,形成荒漠,所以被称为红漠化)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荒漠化的自然基础)西北地区(阅读教材图片可以获得以下信息)1、定位:38°—50N,75°—120°E,包括新疆、甘肃(和蒙古是交界的)、宁夏、陕西北部、内蒙古大部。2、本区的主要山脉: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昆仑山、阿尔金山、天山、阿尔

8、泰山。3、地理界线:贺兰山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以东降水量200毫米以上,以西200毫米以下。天山是南疆和北疆的分界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