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中俄蒙合作先导区建设规划(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稿)

呼伦贝尔中俄蒙合作先导区建设规划(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稿)

ID:43712961

大小:46.08 KB

页数:40页

时间:2019-10-13

呼伦贝尔中俄蒙合作先导区建设规划(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稿)_第1页
呼伦贝尔中俄蒙合作先导区建设规划(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稿)_第2页
呼伦贝尔中俄蒙合作先导区建设规划(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稿)_第3页
呼伦贝尔中俄蒙合作先导区建设规划(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稿)_第4页
呼伦贝尔中俄蒙合作先导区建设规划(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呼伦贝尔中俄蒙合作先导区建设规划(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呼伦贝尔中俄蒙合作先导区建设规划2015年8月—、重大意义1二、发展基础2(一)优势条件2(二)机遇与挑战3三、总体要求4(一)指导思想4(二)基本原则5(三)战略定位6(四)发展目标7、构建全方位开放合作的发展格局8(一)构筑先导区“一轴两翼”开发开放布局8(二)打造“海赤乔”次区域国际合作金三角11(三)依托陆海国际通道拓展开放合作领域12(四)建设特色鲜明高效联动的合作功能区14五'打造特色优势产业合作发展基地17(一)有序发展能源资源加工业17(二)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18(三)做大做强绿色农畜产

2、品业19(四)大力发展物流等现代服务20六、提升基础设施支撑保障能力22(一)构建高效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22(二)加强口岸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24(三)加快城市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24七'加强人文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25(一)扩大人文交流合作25(二)拓展跨境旅游合作28(三)加强生态环保合作28八'着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29(一)创新对外合作方式29(二)改革口岸管理体制30(三)优化产业发展环境30(四)深化行政管理改革31九、保障措施32(一)加强组织领导32(二)加强规划引导32(三)加强政策支持33(

3、四)加强实施管理33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与俄罗斯和蒙古国接壤,是我国北方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国土面积25.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53.19万,辖2个市辖区、4个旗、3个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和5个市。呼伦贝尔市地处对俄罗斯和蒙古国开放合作前沿,是欧亚大陆桥的重要枢纽,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加强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加快沿边开放和促进东北地区全面振兴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开创沿边地区开放合作发展新局

4、面,根据国务院批准的《中国东北地区面向东北亚区域开放规划纲要(2012—2020年)》“支持呼伦贝尔市打造中俄蒙合作先导区”关于编制呼伦贝尔中俄蒙合作先导区建设规划的要求,特编制本规划。中俄蒙合作先导区的规划范围为呼伦贝尔市全境,包括呼伦贝尔地区沿中俄、中蒙边境口岸旗市和欧亚大陆桥滨洲沿线旗市区以及一体化联动发展旗市,规划期为2015-2025年。俄罗斯和蒙古国是我国重要的北方邻国,在东北亚地区开发调整和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具有重要地缘战略地位。在中俄蒙三国交界地区建设呼伦贝尔中俄蒙合作先导区,是以扩大开放

5、促进东北振兴和实现兴边富民、睦邻友好的重要战略举措,对打造全方位主动对外开放新格局、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加快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有利于充实完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布局。建设呼伦贝尔中俄蒙合作先导区,充分发挥先导区在欧亚大陆桥上外接俄蒙联通欧洲、内接东北通达华北腹地和沿海口岸的重要枢纽作用,加快沿边地区的开发开放,有利于加强丝绸之路经济带同俄罗斯跨欧亚大铁路和蒙古国草原之路的对接与协作。——有利于深度参与东北亚地区的开发调整。建设呼伦贝尔中俄蒙合作先导区,以深化对俄蒙合作为重点扩大面

6、向东北亚地区的开放,加强我国与东北亚各国在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产业发展等方面的互利合作,有利于优化对外开放格局和深度参与东北亚地区的开发调整。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东北地区全面振兴。建设呼伦贝尔中俄蒙合作先导区,充分发挥先导区的内引外联和辐射带动作用,积极参与东北亚地区产业分工,探索面向东北、服务内地的沿边经济发展新模式,有利于提升东北地区的对外开放水平和进一步推动东北地区全面振兴。——有利于积极探索次区域国际合作新模式。建设呼伦贝尔中俄蒙合作先导区,依托沿边地区在开展跨境合作方面的地缘优势和便捷条件,支持地

7、方政府创新工作思路和方式,因地制宜、灵活务实地开展对外合作,有利于积极探索在地方层面推动次区域国际合作的新模式。二'发展基础(一)优势条件区位优势独特。呼伦贝尔市北与俄罗斯接壤、西与蒙古国交界,边境线总长1733.32公里,有正式对外开放口岸8个,待开放口岸2个,边境口岸旗市区6个,向北经俄罗斯西伯利亚大铁路可通欧洲,向西取陆路可达蒙古国东部三省及深远腹地,向东沿滨州线可接东北腹地与沿海港口及日韩等国,是我国参与和推动东北亚开发调整的有力支点。基础设施改善。初步形成了铁路、公路、航空并举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

8、立体口岸体系,两伊铁路竣工通车,滨洲铁路复线全线贯通,海拉尔和满洲里国际新机场建成使用,口岸总过货能力达到7500万吨/年,年出入境人员达到194万人次,承担着中俄贸易70%以上货运量的陆路运输任务,基础设施对先导区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的支撑力显著增强。开放步伐加快。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引进来和走出去全面推进,2014年外贸进出口总额36.57亿美元,实际引用(国内)市外资金841.5亿元,赴俄蒙投资合作项目初具规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