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质棿?研究??(讲义C?

“教育的质棿?研究??(讲义C?

ID:43721715

大小:394.88 KB

页数:88页

时间:2019-10-13

“教育的质棿?研究??(讲义C?_第1页
“教育的质棿?研究??(讲义C?_第2页
“教育的质棿?研究??(讲义C?_第3页
“教育的质棿?研究??(讲义C?_第4页
“教育的质棿?研究??(讲义C?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的质棿?研究??(讲义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教育的“质性研究”宋改敏一、课程教学目标1、了解质的研究者真正所做的,为第一次开始设计质的研究的人提供支持与指导。2、为研究设计过程中的每一步提供帮助:明白你的研究目的、建构一个理论框架、提出研究问题、选择收集资料和分析资料的策略与方法以及如何处理研究结论屮潜在的效度威胁。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对质性研究及其建构理论的基本理解和把握,使本课程的难点;2、对质性研究基本方法的使用和把握,以及对质性资料的分析是学习的难点。三、教学方式课堂主要是教授和讨论相结合的授课方法;课示主要是小纟R讨论和文献阅读相结合的学习方法;是通过“做屮学”掌握教育研究方法的教学方式。四、考核方式本课程“做屮学”研究方法

2、的性质决定了采用论文考核方式。学期结束要求学牛完成一份研究计划书(即开题报告);-•份访谈资料分析;五、课程内容本课程揉合两门课程内容为一•体,将学习过程分为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按照学科基本内容循序渐进组织教学,主要内容包括一下十一章内容:概述、质性研究设计、提出研究问题、研究目的、概念框架、抽样和研究关系、文献述评和资料收集、资料分析:扎根理论(上)、资料分析:扎根理论(下)、质性研究的效度和推广度、研究计划书。六、教与学的计划进度学习内容必读书目选读书目作业1.1.概论:课程的内容和要求12深入理解质性研究的基木概念、理论基础、研究方法、热点问题等陈向明(2008,笫1T1页);高尔等(2

3、007)第10-12章;麦瑞尔姆(2007,第3-18页)黄瑞祺(2005,第3-30贞;Hatch(2007)第1章;陈向明(2000)第1-2章填写“学生学习情况调查表”;分析段资料2.1.质性研究设计:设计在质性研究中的作用,质性研究设计的主要模式和基本步骤陈向明等主编(2006,于泽元的设计,第164-191页;Maxwell(1996)前言与第1、陈向明(2000)笫4-5.•Vr.早;Carspecken(2005)第分析一个研究设计(于泽元)2.2.提出研究问题:什么问题值得研究?如何将研究现象变成研究问题?如何表述研究问题?4章;Hatch(2007)第37-44页2章;麦瑞尔

4、姆(2007,第40-43页)3.1.介绍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的缘起,个人的有关经历、研究旨趣和学术立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等3.2.做文献述评,说明H己的研究在前人研究中的位置及创新点Maxwel1(1996)第2章;麦瑞尔姆(2007,第36-40贝)高尔等(2007)第二部分“教育研究文献”,附录2-3捉出自己的研究问题做文献述评和预研究分析4•设计概念(理论)框架:打算川什么思路开展研究?可以使用前人的什么理论或自己预研究的什么成果?Maxwel1(1996)第3章;陈向明主编(2008,罗康的文章,第50-65页)麦瑞尔姆(2007,第3235页;费特曼(2007)第4-6页;笫2章设计

5、研究的概念(理论)框架5.1.抽样标准和策略:选择什么样木进行研究?采用什么抽样标准和策略?5.2.研究者角色与研究关系:研究者的个人倾向、身份和角色将如何影响研究?打算如何处理?5.3.进入研究现场:如何进入?如何保持良好的关系?Maxwel1(1996)第5章(pp.63-73);米尔斯(2001)第211-247“论治学之道”;勅(1997,笫748-760页,参考怀特(1995,第318-429页)陈向明(2000)第6-8早;陈向明主编(2008,王宁的文章,笫41-49页)就抽样、研夕洪系和进入现场写备忘录6.选择研究方法:选择什么方法收集资料?为什么选择这些方法?具体如何操作?撰

6、写质性研究计划:准备工作,写作的风格,了解评估研究计划的标准等Maxwel1(1996)第5章(笫73-85页)洛克等(第五版)第5章;Hatch(2007)笫69-71页麦瑞尔姆(2007)笫4高尔等(2007)附录1、附录5访谈练习,整S录音撰写研究计划7.整理资料:阅读资料,浓缩资料,分类,设立归档档案;图表展示等Miles&Huherman(1994)第4,9章;麦瑞尔姆(2007,第106-114,123-133页)陈向明(2000)第18早分析访谈资料8.聚焦资料:思考主题,提问,洛夫兰德(第四版)第二编陈向明(2000)第19分析自己的资形成分析结构等(电了版第89-141页)早

7、;陈向明等(2008,曲元周的文章,第192-206页)料,提出主题和分析结构9.分析资料:编码,寻找木土概念,文化主位与文化客位的分析,类属分析和情境分析等Miles&Iluberman(1994)笫5章;Hatch(2007)第4章洛夫弋德(第四版)笫9章(电子版笫142-160页)写本土概念分析备忘录10.提升主题:如何提升主题?如何在主题之间建立联系?Miles&Huberman(199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