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及预防要求措施

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及预防要求措施

ID:43722929

大小:42.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0-13

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及预防要求措施_第1页
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及预防要求措施_第2页
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及预防要求措施_第3页
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及预防要求措施_第4页
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及预防要求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及预防要求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及预防措施学校名称:学生姓名:学生学号:班级:摘要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会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出现裂缝,这是一个相当普遍和常见的现象,并且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表现尤为突出,这些裂缝会影响到混凝土工程的整体性和耐久性。如何在施工中预防和控制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成为工程建设长期困扰的一个技术难题,值得我们不断的探索和提高。引起裂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地基不均匀沉陷引起裂缝,有的是混凝土温度应力变化引起裂缝,混凝土早期养护不到位,支模不稳定,原材料的质量问题,混凝土的干缩变形,水灰比的选择等,都可能使混凝土施工出现裂缝。为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要求,预防混凝土施工裂缝发生,通过分析混

2、凝土施工裂缝的成因,提出应对混凝土施工裂缝的有效措施,对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及其可能引起的混凝土施工效应,具有较为重要的价值。关键词:混凝土;施工裂缝;裂缝原因;成因控制质量控制管理1温度裂缝1.1产生的原因和特征水泥水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量,从而使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在浇筑温度的基础上,通常升高35℃左右。如果没有降温措施或浇筑温度过高,混凝土内部温度高达80~90℃的情况也时有发生。由于热量的传递、积存,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大约发生在浇筑后的3~5d,因为混凝土内部和表面的散热条件不同,所以混凝土中心温度低,形成温度梯度,造成温度变形和温度应力。温度应力和温差成正比,温度越大,温度应力也

3、越大。当这种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的内外约束应力(包括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这种裂缝的特点是裂缝出现在混凝土浇筑后的3~5d,初期出现的裂缝很细,随着时间的发展而继续扩大,甚至达到贯穿的情况。总而言之,温度应力是引起混凝土施工裂缝的主要原因。应严格控制施工期间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变化,以达到从根本上控制和预防混凝土施工裂缝的发生。1.2 温度裂缝的控制措施混凝土内部的温度与混凝土厚度及水泥品种、水泥用量有关。混凝土越厚,水泥用量越大,水化热越高的水泥,其内部温度越高,形成温度应力越大,产生裂缝的可能性越大。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其形成的温度应力与其结构尺寸相关,在一定尺寸范围内,混凝土结构

4、尺寸越大,温度应力也越大,因而引起裂缝的危险性也越大,这就是大体积混凝土易产生温度裂缝的主要原因。因此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最根本的措施就是控制混凝土内部和表面的温差。减少温差的措施是选用中热硅酸盐水泥或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在掺加泵送剂或粉煤灰时,也可选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此外,可充分利用混凝土后期强度,以减少水泥用量。因此,为更好地控制水化热所造成的温度升高、减少温度应力,可以根据工程结构实际承受荷载的情况,对工程结构的强度和刚度进行复核与验算,并取得设计单位的同意后。为了降低混凝土的出机温度和浇筑温度,可以采取以下方法:①降低原料温度,每1m3混凝土中集料所占重量最大,所以最有效的办法

5、是降低集料温度。在气温较高时,为了防止太阳直接照射,可以在砂石堆场搭设简易遮阳棚,必要时可向集料喷淋雾状水,或者在使用前用冷水冲洗集料;②在搅拌混凝土时加冰块冷却;③生产混凝土时避开当天高温时段;④对搅拌运输车罐体、泵送管道采取保温、冷却措施。2沉陷(塑性)收缩裂缝2.1产生的原因和特征这种裂缝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混动性过大和流动性不足以及不均匀,在凝结硬化前没有沉实或者沉实不够,当混凝土沉陷时受到钢筋、模板抑制以及模板移动、基础沉陷所致。裂缝在混凝土浇筑后1~3小时出现,裂缝的深度通常达到钢筋上表面。2.2影响因素和防止措施(1)要严格控制混凝土单位用水量在170kg/m3以下,水灰比在0.

6、6以下,在满足泵送和浇筑要求时,宜尽可能减少坍落度;(2)掺加适量、质量良好的泵送剂和掺合料,可改善工作性和减少沉陷;(3)混凝土搅拌时间要适当,时间过短、过长都会造成拌合物均匀性变坏而增大沉陷;(4)混凝土浇筑时,下料不宜太快,防止堆积或振捣不充分;(5)混凝土应振捣密实,时间以10~15s/次为宜,在柱、梁、墙和板的变截面处宜分层浇筑、振捣。在混凝土浇筑1~1.5h后,混凝土尚未凝结之前,对混凝上进行两次振捣,表面要压实抹光;(6)在炎热的夏季和大风天气,为防止水分激烈蒸发,形成内外硬化不均和异常收缩引起裂缝,应采取措施缓凝和覆盖。3 干缩裂缝的成因及控制3.1 干缩裂缝产生的原因混凝

7、土浇注后仍处于塑性状态时,由于表面水分蒸发过快而产生的裂缝。这类裂缝多在表面出现,形状不规则,长短不一,呈龟裂状,深度一般不超过50mm,但薄板结构如果混凝土中掺加有含泥量大的粉砂则可能穿透。此类裂缝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浇注后3~4h左右其表面没有被覆盖,特别是平板结构在炎热或大风干燥天气条件下,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过快,或者是被基础、模板吸水过快,以及混凝土本身的高水化热等原因造成混凝土产生急剧收缩,而此时混凝土强度几乎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