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清式家具审美研究

【精品】清式家具审美研究

ID:43724685

大小:892.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10-13

【精品】清式家具审美研究_第1页
【精品】清式家具审美研究_第2页
【精品】清式家具审美研究_第3页
【精品】清式家具审美研究_第4页
【精品】清式家具审美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品】清式家具审美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清式家具审美研究中国传统家具工艺发展到清朝的雍正、乾隆时期,形成了有别于明式家具的又一个流派:清式家具。清朝经丿力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时期,在我国社会文化上出现了一味追求富丽华贵、繁绸雕琢的奢靡颓废风气。这时止值“广式家具”盛行,加上满清宫内院对奢靡挥霍风气的跟风追随和提倡,清代中叶以后,家具大多以造型厚重、形体庞大、装饰繁琐而风靡一时。这种家具在形式和格调上与传统家具的朴素大方、典雅内敛的风格大相径庭甚至格格不入,形成强烈对照,故在我国家具史上称Z为“清式”家具。其最大特点是用材厚重、奢靡挥霍。清式家具的总体尺寸较

2、明式家具,追求更宽大、更厚重、更奢华的风气,相应的局部尺寸也随之加大。清式家具最求装饰绝对的繁琐和复杂,故而其装饰极为华丽,制作手法汇集了雕刻、镶嵌、榛漆、彩绘、堆漆、剔犀等多种手工技艺,繁纹重饰。尤其是镶嵌手法在清代家具上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儿乎遍及所有的地方流派,其屮,尤以广作与京作成就最为繁琐,奢华,所用材质千奇百怪,除了常见的纹石、螺钿、象牙、瘗木Z外,还有金银、瓷板、百宝、藤竹、玉石、曽骨甚至景泰蓝等等,所表现的内容,大多为繁复的吉祥图案与文字。清朝经历了近300年的历史,家具由继承、演变到发展,在形制、材料

3、、工艺手段等多个方面形成了其独特之处。清代坐卧类家具有太师椅、扶手椅、圈椅、躺椅、交椅、连椅、凳、机、交机、墩、床、榻等;承物类家具冇圆桌、半圆桌、方桌、琴桌、炕桌、书桌、梳妆桌、条几(案)、供桌(案)、花几、茶几等;贮藏类家具有博古柜架、架格、闷芦橱、书柜、箱等;其他家具还有座屏、围屏、灯架等。现分述如下:1.造型厚重,形式繁多。清式家具在造型上与明式家具的风格截然不同,首先表现在造型厚重上,家具的总体尺寸比明式家具要宽、要大,与此相应,局面尺寸、部件用料也随Z加大。比如清代的太师椅、三屏式的靠背、牙条、腿步等协调

4、-•致,形成非常稳定、浑厚的气势。这是清式家具的典型代表。清式家具在结构上承袭了明式家具的卯樺结构,充分发挥了插销挂樺的特点,技艺精良,一丝不苟。凡镶嵌方面的桌、椅、屏风,在石与木的交接或转角处,都是严丝合缝,无修补痕迹,平平整整地融为一体。家具的主料木材,选料极为精细,表里如一,无节,无伤,完整得无一瑕疵。硬木家貝的部件和零部件,如抽屉板、桌底板等,所用的木料都是硬木。清式家具的样式也比明朝繁多,如清朝新兴的家具太师椅,就有三屏风式靠背太师椅、拐子背式太师椅、花饰扶手靠背太师椅等多种。2、用材广泛,装饰丰富。清式家

5、具重装饰,颇为华丽,充分应用了雕、嵌、描、堆等工艺手段。雕与欧是清式家具装饰的主要方法。雕漆在清代有很大的变化和发展。福建雕漆享有盛名。嵌冇瓷嵌、玉嵌、石嵌、住琅嵌、竹嵌、螺钿嵌和骨木镶嵌等。清代除继承了明代原有的形式外,又发展了螺钿嵌,产生了骨木镶嵌、于去琅嵌和瓷嵌。3、骨嵌的作用。骨嵌用于器皿装饰虽然很早,但是骨嵌用于家具上还是清代的创举。骨嵌的鼎盛时期是乾隆中叶,其艺术特点有:(1)、骨嵌工艺精良,拼雕工巧。工艺制作上保持多孔,多枝,多节,块小而带棱角,既宜于胶合,又防止脱落,虽天长地久,仍保持完整形象。(2)

6、、骨嵌表现形式分为高嵌、平嵌、高平混合嵌三种。早期和盛期是高嵌和高平混合嵌,后期都是平嵌。(3)、骨嵌用材多为红木、花梨等贵重木材,因其木质坚硬细密,镶以骨嵌更显出古拙,纯朴。(4)、骨欧题材大致可分为人物故事、山水风景、花鸟静物和纹样四类。曲于工艺美术的发展,使得家具制作得以借助各处工艺美术手段,去进行综合的装饰处理。清式家具的装饰上采取了多种材料并用,多种工艺结合,构成了它口己的特点,是历代所不能比拟的。此件家具用名贵的紫檳木制成。为插屏式,底坐和屏风间有槽,可以插进卸下。屏风画面用各种染了色的彖才镶嵌而成,整件

7、家具显得厚实稳重,同时由于画而的色调和纵深感,又有一种通透的感觉。小姐椅为浙江地区特有的内房家具——朱漆家具,在这个地区,女子出嫁时要备上成套的朱漆嫁妆,浓烈的红色表现了热烈、温馨的气氛。在浙东宁海地区,小姐椅也被称之为小脚椅或者洗脚椅,究其原因,这些名称来源于椅座下而的抽屉,它是这个地区小姐椅特冇的样式,用来放置洗脚用具。在小姐椅的靠背上,常常刻有教子图等图案,相夫教子是传统女子的美德,是对小姐的基木要求。黄花梨螭纹圈椅,高103cm,长63cm,宽45cm此椅弧形椅圈自搭脑伸向两侧,通过后边柱向前顺势而下形成扶手

8、。背板稍向后弯曲,形成背倾角,颇具舒适感,板满雕双螭纹。四角立柱与腿一木连做,“s”形联帮棍。席心座面。座面下装壶门卷口,雕卷草纹。腿间管脚桂自前向后逐渐升高,称“步步高赶样”,寓意步步高升。四腿外撇,称侧脚收分,意在增加器物的稳定感。圈椅为明代常见椅式,由交椅演变而来,上半部还留有交椅的形式。黄花梨高扶手南官帽椅靠背板上的透雕龙纹玉片,是明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