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必修四考点训练

高三政治必修四考点训练

ID:43730380

大小:321.86 KB

页数:45页

时间:2019-10-13

高三政治必修四考点训练_第1页
高三政治必修四考点训练_第2页
高三政治必修四考点训练_第3页
高三政治必修四考点训练_第4页
高三政治必修四考点训练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三政治必修四考点训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三《生活与哲学》考点对点训练考点22哲学思想和探究世界本质两年高考题1.(2015-山东文综,34,4分)知廉明耻,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徳规范。“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这句古语蕴含的哲理是()A.联系是普遍的和无条件的B.冇什么样的世界观就冇什么样的方法论C.先知后行重在知D.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2.(2015-广东文综,33,4分)哲人说:“给我宁静吧,让我接受我不能改变的;给我勇气吧,让我去改变我能改变的;给我智慧吧,让我分辨出什么是我能改变的,什么是我不能改变的。”这句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①社会意识具冇直接现实性②尊重客观规

2、律,发挥主观能动性③哲学可为生活提供指导④世界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2015-江苏单科,27,2分)某实验团队通过对细胞凋亡发生和调控机制的研究,揭示了细胞凋亡通路屮的一系列分子过程。根据其研究成果研发的治疗癌症新药,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这表明()①意识能够直接改造客观世界②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规律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2015-天津文综,7,4分)中国经济发展正在步入新常态。新常态,就是屮国经济将在速度上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在结构上体现为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在

3、动力上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哲学上看,新常态体现了()①事物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②事物发展是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③事物发展的状态是询进性与Illi折性的统-④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根本否定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2015-江苏单科,24,2分)世间万物,变动不居。“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这说明()①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②一切耍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③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④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201牛课标【I,21,4分)地球上生物细胞的直接能源为三磷酸腺苜。最近

4、,研究人员将含磷陨石放置在模拟的早期地球坏境中与酸性流质物等进行反应,产生了原始的、对供生命使用的能量源——三磷酸腺甘分子的早期形式。该发现为解开地球上的无机环境如何进化出最初的纶命物质这一生命起源之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上述实验进一步证明()①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具有共同的基础和本质②无牛命物质向牛命物质的转变是无条件的、必然的③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的规律具有同样的表现形式①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进化的规律是能够彼认识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2014-111东文综,42(1),6分戊化是不同国家和民族沟通心灵和情感的桥梁纽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5、近年來,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屮,把握并顺应国际传播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用对象国资源,充分考虑其文化传统、消费习惯、审美标准,推出了越來越多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精品。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是如何处理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的。必修4生活与哲学课时考点22哲学思想和探究世界的本质一年模拟试题精练1.(2015-I1I东徳州模拟)读康徳、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的哲学辩论,能够加深人们对卅:界和人牛的认识。这一论断强调说明了()A.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B.哲学是能够启迪人类智慧的一门具体科学C.哲学是当今时代精神的精华集合D.

6、禅学是建立在具体科学的基础上的综合学科2.(2015-广东深圳第一次调研)华人基因联合全球200多位科学家共同研究的鸟类基因纟fl系统演化史项冃,全面解释了鸟类起源过程,揭秘了羽毛、飞行、鸣叫等演化机制。这一研究成果进一步佐证了()A.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B.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C.意识能够改造客观世界D.人们可以建立新的具体联系3.(2015-河北冀州模拟)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这“两个对了豊下列选项中能正确体现“两个对了"的是(①气者理Z依也——天地合而万物生③擒贼先擒王——牵一发而动全身A.①②B.①③C.②④)②形存则神存存在就是

7、被感知④沧海变桑111——天不变道亦不变D.③④4.(201牛资阳模拟)一位哲学家说:“没有幸福就没有徳行。如果没有条件取得幸福,那就缺乏条件维持徳行。徳行和身体一样,需要饮食、衣服、阳光、空气和住居。如果缺乏生活上的必需品,那么也就缺乏道徳上的必要性。'‘这i观点()①把幸福建立在物质生活条件的基础上,是不可取的和不现实的②把物质生活条件和维持德行的条件划上等号,是形而上学观点③夸大了人的道德站质和人的粕神力量的作用,是唯心主义观点④强调了牛活上的必需品对道徳的决定作用,具有唯物主义倾向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2015-lh东烟台模拟)2015年1

8、刀26LI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