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文学常识之唐宋名家概识

高三语文文学常识之唐宋名家概识

ID:43730532

大小:391.42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10-13

高三语文文学常识之唐宋名家概识_第1页
高三语文文学常识之唐宋名家概识_第2页
高三语文文学常识之唐宋名家概识_第3页
高三语文文学常识之唐宋名家概识_第4页
高三语文文学常识之唐宋名家概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文学常识之唐宋名家概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夂曇纟识乏詹宋名家唐朝篇唐四杰”,王勃为四杰之首。rt;Tz々札^44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汉族,唐代诗人。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王勃的诗今存80多首,赋和序、表、碑、颂等文,今存90多篇。现有明崇祯中张燮搜辑汇编的《王子安集》16卷。一、生平经历二、作品风格出身儒学世家,王勃自幼聪敏好学,据《旧唐书》记载,他六岁即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读颜师古注《汉书》,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十六岁时,应幽索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因做《斗鸡檄

2、》(即《檄英王鸡》)被赶出沛王府。之后,王勃历时三年游览巴蜀山川景物,创作了大量诗文。返回长安后,求补得虢[gu6]州参军。在参军任上,因私杀官奴二次被贬。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冋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王勃是一位确有文才而自视很高的诗人,官小而才大,名高而位卑,心中充满了博取功名的幻想和激情,郁积着不甘居人下的雄杰之气。因此他的诗作中也透露出一种非常口负的雄杰之气和慷

3、慨情怀。这主要反映在他的羁旅送别之作中,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三、成就影响(注:此处的影响可以理解为以王勃为首的四杰的影响)1、较之前人,题材拓宽,从宫廷走到市井,从台阁移至江山与塞漠。尤其是他们由对人生价值的追求到对宇宙哲理的思索,都丰富和加深了他们诗歌的意蕴。2、转变初唐的诗风。他们怀着变革文风的口觉意识,有一种十分明确的审美追求:反对纤巧绮靡,提倡刚健骨气。(强调作诗要有刚健骨气,是针对“争构纤微”的上官体的流弊而言的,这是当时诗风变革的关键,也是以“四杰”为代表的一般士人的诗风与宫廷诗风的不同所在。)——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3

4、、完善律绝,发展歌行。李白(701一762),字太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先世罪迁中亚碎叶,后随父迁居四川绵州隆昌县(今四川江油县)青莲乡,因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贺知章对他的称赞),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有《李太白集》传世。一、生平经历他的一生大致可分为五个时期:1、蜀中时期(705-724):这是李白读书习剑、学道漫游的时期。蜀中是道教气氛浓郁、有着任侠风气的地方,神仙道教信仰与侠士风概对李白影响至大。大约在18岁时,他隐居大匡山读书,师从赵蕤[rui]学纵横术,对形成他的纵横家思想、豪放不羁的性格和

5、诗风亦仃所影响。这一段时期的诗歌有:《峨眉山月歌》等。2、以安陆为中心的漫游时期(725-742):开元十三年(725),二十五岁的李白怀着“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的抱负,“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浪迹洞庭、江浙一带。后与故宰相许圉师的孙女结婚,定居湖北安陆,并以安陆为中心,开始他的干谒与漫游的生活。这一时期他的代表作品有:《长于行》、《渡荆门送别》、《望庐山瀑布》、《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3、长安时期(742-744):这是李白生活和创作的重要转折时期。经过之前的十余年活动,他终于名动京师。天宝元年(742),李白奉召入京,供奉翰林。而在

6、长安他看到的是官场的黑暗,心中充满愤激与不平。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行路难》、《蜀道难》等。4、以东鲁、梁园为中心的漫游时期(744・755):李白离开长安后,开始了为时十一年左右的漫游。期间遇杜甫、高适,结下了深厚友谊。这段时期,他既对朝廷充满不满与失望的情绪,又依旧关心国家命运、积极入世,希望建立功业的心情并没有消退。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5、安史之乱时期(755—762):安史之乱爆发,李白以为报国的时机已到,入永王幕,慷慨从军。而此时肃宗李亨已即位灵武,以叛乱罪讨伐李璘。李白也因反叛罪蒙冤入狱,长流夜

7、郎。乾元二年(759),他在流放途中遇赦放回,流寓南方。上元二年(761)闻知李光弼出征东南,他又想从军报国,无奈半道病还,于次年病逝于当涂,年62岁。这一时期他的代表作有《古风・西上莲花山》、《永王东巡歌》等,而尤为重耍的是五古长诗《赠江韦太守良宰》,诗中详述了生活经历,痛斥了叛军罪恶,对社稷苍生寄予深切关注,后人比之于杜甫的《北征》。二、作品风格1、李白的诗歌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做细致的描述。李白作诗,常以奔放的气势贯穿,讲究纵横驰骋,一气呵成,具有以气夺人的特点,如《上

8、李邕》。2、李白诗歌的想象变幻莫测,往往发想无端。如“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再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3、意象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