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血脂治疗指南

调血脂治疗指南

ID:43734017

大小:1.14 MB

页数:61页

时间:2019-10-13

调血脂治疗指南_第1页
调血脂治疗指南_第2页
调血脂治疗指南_第3页
调血脂治疗指南_第4页
调血脂治疗指南_第5页
资源描述:

《调血脂治疗指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调血脂指南遵循指南规范他汀类药物的应用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要点解读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发表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年5月第35卷第5期上,它是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糖尿病学分会、内分泌学分会、临床检验学分会以及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中心血脂异常防治委员会共同制订的。一、制订指南的背景1997年中华医学会发布了《血脂异常防治建议》,自1997年至2007年这十年期间发生了很多变化。首先,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群中血脂异常的发病率增高,2006年的调查显示我国血脂异常人群已达到1.6亿。随着血脂升高,我国以动脉粥样硬化为基础的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

2、加,但有一点与国外尤其是欧洲和北美许多国家不同,即在国外以动脉粥样硬化为基础的冠心病发病率高于脑卒11',而在我国脑卒111的发病率为冠心病发病率的两倍。此外,在医务人员和广大人民群众中所进行的调查表明医务人员和广大群众对于血脂异常的认识并不充分,我国对血脂异常的治疗率和血脂异常治疗以后的达标率仍很低。这「年中我国通过流行病学的研究,取得了随访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流行病学资料,故得到了血脂异常和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发生关系的经验,同时借鉴了国际上近十年来血脂异常防治方面的经验,所有这些提供了制订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的有利条件。2007《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的出版是一项与时俱进的工作。二、制订

3、指南的指导思想作为我国当代的治疗指南,它首先要结合我国人群血脂异常的特点,制订适合国情的调整策略。我国人群的血脂异常和欧美国家有所不同,我国人群中总胆固醇的水平低丁欧美国家。此外我国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也有自身的特点。其次,要以循证医学的证据作为制订防治指南的依据,同时吸取国际上血脂异常防治的经验,原则上与国际指南一致,但具体上上有别于国际指南,有我国的特色。三、指南的内容(一)血脂与脂蛋白血脂是血浆中的胆I古I醇、甘油三酯和其他类脂如磷脂的总称。循环血液屮的胆•固醇和甘油三脂都是疏水性物质,必须与特殊的蛋白质即载脂蛋白(apo)结合形成脂蛋白,才能被运输到组织进行脂代谢。右图为极低密度脂蛋白的

4、示意图,可看出此脂蛋口是一个球形复合物,核心部分是疏水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外壳部分是可溶于水的胆固醇胆固醇酯璘脂脂和磷脂,此外在它们的•表面有载脂蛋白。在这个脂蛋白的结构中载脂蛋白C占了载脂蛋口的主要部如图所示,可通过超速离心法对脂蛋白进行分类。乳糜微粒所含的廿油三酯最多,所以它的体积最大、密度最小。随着廿油三酯的减少及胆固醇的增加,脂蛋白的密度逐渐地加人,体积也逐渐地减小。丘径(nui)0.95-专1.006I>▲迈1.02■I1J01.10-1.20-依次可以看到,体积最大的是乳糜微粒,然后是极低密度脂蛋白、中间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二)血脂检测及临床意义血脂的检测项目

5、可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临床基本检测项目,即临床上常用的一些检测项冃,包扌舌总胆固醇(TC血液中各脂蛋白所含胆固醇之总和)、甘油三酯(TG血浆中各脂蛋白所含TG的总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四项。而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和LP(a)这三项属于研究项目,临床所用不多。在上述四项临床基本检测项目中,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I古I醇直接有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尤其是最近儿年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已经取代了总胆固醇这个指标,而作为对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评估的指标,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是一个具有抗动脉粥样硕化的作用的指标。高胆固醇血症最主要的危害是引起冠心病及

6、其他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两者之间的关系由动物实验、人体动脉粥样斑块的组织病理学研究、临床上冠心病及其他AS疾病患者的血脂检测、遗传性高脂血症易早发冠心病、流行病学研究、大规模临床降脂治疗试验结果证实。LumenMonocyteCCR2*O^CRItew1ntimaExtracelularmatrixOxygenradkralsMycbperoxdaseSecretoryPLA;SphingomydinaseI(一VLA4VCAMIFndcfhri乙imEndocytosnMacrophagePhagocytoskFoamcellLipidmetabolismapoELipoproteinIipd

7、ieInflammationAngiotensinIICytokin酣ProtcolysiiMMPSCathepsinsMedia低密度脂蛋白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一个必备因素,由上述示意图可看出低密度脂蛋白致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当血液中低密度脂蛋口水平升高•且内皮功能受损时,低密度脂蛋口穿过内皮进入血管壁的一个基层组织,之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血管壁组织中被氧化修饰,进一步被进入血管壁组织的单核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