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期货基本面分析

铜期货基本面分析

ID:43734192

大小:321.55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10-13

铜期货基本面分析_第1页
铜期货基本面分析_第2页
铜期货基本面分析_第3页
铜期货基本面分析_第4页
铜期货基本面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铜期货基本面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文论文题目铜期货的基本面分析专业班级组员:2013年1月5日摘要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上海期货交易所也成为世界第二大期货交易所。铜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其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联系十分紧密,铜价的决定受其供需状况影响显著。因此分析铜期货价格的主耍影响因素,探索其价格波动规律,对铜期货进行全面地基本面分析对规避价格风险,降低交易成本,从而保障经济平稳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供求关系、国际国内的宏观经济形势、进出口政策、市场相关商品价格变化、铜行业发展趋势等方面对铜期货进行基本面分析。找出其内在的价

2、格规律。关键词:铜期货基本而分析铜价格供求关系一、铜的简介(-)铜自然属性及应用1(―)铜的分布1(三)铜的生产1(P4)铜的消费2(五)铜的进出口2期货铜从2003年到2012年价格走势(―)2003年至2006年年中的上涨阶段3(-)2006年年屮至2007年底震荡阶段3(三)2008单边下跌阶段3(四)2009年反弹阶段3(五)2010年末至2011年2月初铜价冲顶阶段3(六)2011年2月-2011年5月铜价回落阶段4(七)2011年8月-2012年初4三、期货铜基本面分(一)供求关系5(二)宏观经

3、济情况9(三)进出口情况11(四)汇率因素分析12(五)用铜行业发展趋势的变化12(六)基金的交易方向13(七)相关商品价格波动的影响14(八)铜的生产成本14(一)结论14(二)建议15一、铜的简介(—)铜自然属性及应用铜是人类最早发现的古老金属2—,早在三千多年前人类就开始使用铜。金属铜,元素符号Cu,原子屋63.54,比重8.92,熔点1083°Co纯铜呈浅玫瑰色或淡红色,表面形成氧化铜膜斤,外观呈紫铜色。铜具有许多可贵的物理化学特性。热导率和电导率都很高,仅次于银,人人高于其他金属。该特性使铜成为电

4、子电气工业中举足轻重的材料。化学稳定性强,具有耐腐蚀性。可用于制造接触腐蚀性介质的各种容器,因此广泛应用于能源及石化T业、轻工业屮。抗张强度人,易熔接,可塑性、延展性。纯铜可拉成很细的铜丝,制成很薄的铜箔。能与锌、锡、铅、僦、钻、银、铝、铁等金属形成合金。用于机械冶金工业中的各种传动件和固定件。结构上刚柔并济,且具多彩的外观。用于建筑和装饰。(-)铜的分布世界铜矿资源较为丰富。根据2005年美国矿业局统计,世界金属的可开采储量为4.67亿吨,储量基础为9.37亿吨。可开采铜储量最多的国家是智利和美国。从地区

5、分布来看,全球铜蕴藏最丰富的地区共有五个:南美洲秘鲁和智利境内的安第斯山脉西麓;美国西部的洛矶和人坪谷地区;非洲的刚果和赞比也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加拿大东部和中部。从国家分布看,世界铜资源主要集中在智利、美国、中国、秘鲁、赞比亚、独联体、卬度尼西亚、波兰、墨西哥、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上述国家的铜矿资源量占到了全球铜资源总量的87.2%。其中智利是世界上铜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其铜金属储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29.98%。2006年,我国在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杳中对铜矿勘杳取得重大突破,新增铜资源量2678万吨,截至目前我

6、国累计查明资源储量(铜金属)8531万吨,已占同年世界储量基础的12.1%,居智利和美国Z后,列世界第3位。我国著名的人型铜矿有西藏玉龙铜矿、驱龙铜矿,江西德兴铜矿及近年來新发现的云南普朗、羊拉铜矿。(三)铜的生产铜的产量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得到急速发展,1950年全世界精铜产量只有315万吨,到1974年达770万吨。但两次石油危机导致了铜消费的萎缩从而使铜产量大幅下降。90年代铜产量再次迅速増加,其屮智利于1999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精炼铜生产国。2006年,屮国超越智利,跃居世界第O200

7、7年全球精炼铜产量达1807.5万吨,同比增长约5.1%,而中国精炼铜产量达349.1万吨,同比增长16.7,继续保持领先。我国是世界最大和炼铜生产国,2007年精炼铜产量达349.1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19.31%。自产铜精矿不能满足需求,需大量进口。(四)铜的消费铜消费相对集中在发达国家和地区。西欧是ttt界上铜消费量最大的地区,屮国从2002年起超过美国成为第二人市场并口是最大的铜消费国。2000年后,发展屮国家铜消费的增长速度远高于发达国家。四欧、美国铜消费量占全球铜消费量的比例呈递减趋势,而以中国

8、为代表的亚洲(除日本以外)国家和地区则成为铜消费的主要增长点。自1990年代以来,我国铜的消费进入一个迅速发展时期,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大规模的基础建设是促进铜消费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而发达国家制造业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战略也是我国铜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过去20年中,中国的精铜消费占世界消费量的比例不断攀升,到2007年,中国精铜消费462.1万吨,占全球铜消费总量的比例高达25.46%。国内铜消费结构人致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