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资料--第七章第五节膳食营养与慢性病预防

培训资料--第七章第五节膳食营养与慢性病预防

ID:43734696

大小:575.00 KB

页数:147页

时间:2019-10-13

培训资料--第七章第五节膳食营养与慢性病预防_第1页
培训资料--第七章第五节膳食营养与慢性病预防_第2页
培训资料--第七章第五节膳食营养与慢性病预防_第3页
培训资料--第七章第五节膳食营养与慢性病预防_第4页
培训资料--第七章第五节膳食营养与慢性病预防_第5页
资源描述:

《培训资料--第七章第五节膳食营养与慢性病预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宋沈超教授第七章膳食营养指导与疾病预防第五节膳食营养与慢性病预防营养与慢性病概述非传染性慢性疾病,包括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病、高血压、脑血管病和某些肿瘤等导致的死亡已占全球死亡总数的60%,占全球疾病负担的46%。估计到2020年,慢性病负担将增加到57%。慢性病死亡的一半归因于心血管病,肥胖和糖尿病也呈增加趋势。非传染性慢性疾病不仅是经济发达国家的负担,而且在发展中国家也已经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我国有2亿多高血压患者,其中血压控制达标率仅为6.1%,高血压患者仍以每年1000万的数量递增;糖尿病患者有9200多万,数量达到世界第一,每十名成年中

2、国人中有一人已经是糖尿病患者,另有16%的人已处在患病的边缘;估计另有2亿人血脂异常。大量调查研究表明,很多慢性病的发生发展与我们的膳食营养,一日三餐密切相关。“病从口入”,仅指细菌、病毒等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合理膳食在防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慢性病的特点之一是其发生和发展都是一个渐进过程。中国城市居民日常所吃的肉比40年前多10倍;城市居民每人每天水果消费量由1992年的80.1克下降到2002年的69.3克,蔬菜消费量则由319.3克下降为251.9克,远远低于“膳食营养金字塔”建议的每人每天100克~200克水果和400克~500克蔬菜

3、的标准;中国居民的口味有所淡化,但仍为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值(每人每日食盐用量不超过6克为宜)的两倍。中国居民膳食进入“慢性疾病时期”。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被列为对人类健康威胁最大的四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怎样才能不让这些慢性疾病侵害我们?对四大慢病实行“联防”。从表面上看,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是四类“单独”的疾病,有各自不同的发病机理和病理变化。但从实质分析,四种疾病实际上是一回事,都是“代谢综合征”这根“藤”上的“苦瓜”。2004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北京市各大医院心内科就诊的高血压、高脂血症和冠心病患者中,25%的病人同时伴有糖尿病;而在

4、众多的糖尿病患者中,仅有不到10%是单纯的糖尿病,其中40%合并高血压或高脂血症中的一项,50%的患者同时合并高血压和高脂血症。因此,对其中任何一种疾病的预防,均应从对四种疾病联合预防的角度加以考虑,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什么食物降血脂,什么食物降血糖……?诸如此类的问题实际反映了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每日人体需要的营养素超过45种,靠一种或简单几种食物根本不能满足需要。因此只有按照合理比例,广泛摄入各类食物,才能打好“联防”慢性疾病的基础。肥胖的膳食营养防治一、概述肥胖症(obesity)是一种常见的营养失调现象,有明显的遗传倾向,与代谢有关。肥胖更重要的是容

5、易合并许多严重疾病,如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高血压、脑中风、胰腺和肝胆疾病、呼吸通气不良、骨关节炎、痛风、自身免疫性疾病与结/直肠癌的危险,以及对各种应激的反应低下,不能适应环境骤变,对各种感染抵抗力低,不能耐受麻醉和外科手术等等。肥胖在治疗上十分困难,一般疗法难以奏效。迄今所知,除了持之以恒地切实减少能量的摄入和增加能量的消耗之外,尚无别的最终有效的减肥良法。如何教育、培养良好而正确的饮食习惯,以及注意坚持适人、适量、适时的运动,这对防治肥胖至关重要。但必须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才能观察到效果,欲速则不达。二、肥胖的定义肥胖病(obesity)是能量摄

6、入超过能量消耗而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达到危害程度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表现为脂肪细胞增多或细胞体积增大,即全身脂肪组织块增大,与其他组织失去正常比例的一种状态。成年男性脂肪组织重量超过体重的25%,成年女性超过30%即为肥胖。三、肥胖的判定方法1、体质指数(bodymassindex,BMI)法:是国际统一使用的肥胖判断方法。BMI=体重(kg)/身高(m)2。国际标准:18.5~24.9为正常,25~29.9为超重,>30为肥胖。中国标准:18.5~23.9为正常,≥24为超重,≥28为肥胖。体质指数(BMI)考虑了身高和体重两个因素,常用来对成人体重过

7、低、体重超重和肥胖进行分类,且不受性别影响,并且简便、实用,但是对于某些特殊人群如运动员等,BMI就不能准确反映超重和肥胖的程度。2、标准体重法:我国常用的成年人标准体重公式为Broca改良公式。即:标准体重=身高(cm)-105肥胖度=[(实际体重-标准体重)/(标准体重)]×100%肥胖度>标准体重10%为过重肥胖度>20%为肥胖>20~30%为轻度肥胖>30~50%为中度肥胖>50%以上为重度肥胖>100%以上者为病态肥胖3、腰围(WC):用来测定腹部脂肪的分布。测量方法是:双脚分开25~30cm,取髂前上嵴和第十二肋下缘连线的中点,水平位绕腹一周,

8、皮尺应紧贴软组织,但不压迫,测量值精确到0.1cm。腰围与身高无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