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针刀规范治疗须不断更新

【精品】针刀规范治疗须不断更新

ID:43745903

大小:131.82 KB

页数:79页

时间:2019-10-13

【精品】针刀规范治疗须不断更新_第1页
【精品】针刀规范治疗须不断更新_第2页
【精品】针刀规范治疗须不断更新_第3页
【精品】针刀规范治疗须不断更新_第4页
【精品】针刀规范治疗须不断更新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品】针刀规范治疗须不断更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针刀规范治疗(草案)附录:针刀医学诊疗规范针刀医学诊疗规范(草案、讨论稿)全国各省针刀同仁参加编写,朱汉章教授最后审阅定稿的《针刀医学诊疗:规范》(草案、讨论稿)借此机会向大家公布,作为草案和讨论稿,望大家认真]学习,结合临床实际,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有待更加完善后上报国家有关部门1批准执行。;第一章头颈部1第一节面肌痉挛1【诊断依据】j一、了解发病年龄、痉挛部位、发展顺序、发作频率、扩展范围和严重程:度,询问有无颅脑损伤或面神经麻痹史,精神上有无受到强烈伤害性刺激史。1二、面肌痉挛波及眼脸、口角、颈部,不超过面神经支配区,精神紧张或叩1击敏感点可诱发痉挛,不能意识性的停止,

2、睡眠时不发作。;【治疗】:一、针刀治疗1(一)治疗原则:应用针刀切断部分而神经运动纤维,三义神经感觉纤维或部分而部表情肌。:(二)操作常规11•患者平卧位或侧卧位,定点。I2.确定针刀治疗点,眼部宜选择眼眶外周缘或颗弓上,口角痉挛宜在咬肌;前缘处为好。因面神经在穿出腮腺前缘后,即呈更密集丛网交织形式越接近表情]肌交织越密集,网眼越小,切割面神经应尽量靠近这些部位。只有个别情况靠前1面切割效果不理想时才能逐步可靠近腮腺边缘处切割。分布到面部表情肌的面神:经束走行在咬肌筋膜和顼肌筋膜的浅层和相应表情肌的深筋膜下Z间。针刀治疗;切割面神经束时针刀刃口应该在此间隙切割最佳,必要时可适

3、量切割部分表情1肌,切割三叉神经束应该选在颅骨眶上孔和眶下孔周边切割。

4、3.每次选择3〜5个治疗点,5次为一疗程,每次间隔一周。[二、注意事项1(-)选择切断部分面神经:减少面神经冲动传出量,降低面肌的兴奋性;:(二)选择切断部分相应的感觉神经:如切断眶下神经、眶上神经和颍浅神:经部分纤维,减少病理性刺激回传到中枢神经,减弱反射弧强化作用;[(三)心理治疗:使患者树立康复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正确对待社会上和[家庭上所出现的种种烦恼和危机,以正常和健康的心态去迎接人生各种挑战,解;除烦恼化解矛盾,必要时尚需身边的亲人和同事给以积极配合;:(四)辅助药物治疗:适当使用肌肉松弛剂:

5、镇静安神屮医药。1(五)辅助针灸法:采取腕踝针强刺激法,能起到有效地抑制面肌痉挛作用。1(六)除面肌抽搐外,注意有无面肌萎缩及其他颅神经、三叉神经、位听神;经等。受累现象,必须与器质性面肌抽搐(小脑桥脑角肿瘤等引起)相鉴别。1(七)双侧面肌痉挛与双侧眼脸痉挛的区别是面肌痉挛以单侧发病,而后I者同时出现。:【疗效评估】1一、治愈:面肌痉挛症状基木消失,偶尔有轻微发作。1二、好转:面肌痉挛症状基本被控制或每日发作强度、频率、持续时间有明;显减轻。1第二节三叉神经痛1【诊断依据】;一、注意发病年龄、了解疼痛部位、性质和程度,每次疼痛的持续时间,间;隙期是否完全不痛,经过何种治疗效果

6、如何,日前病情是否减轻,稳定或疼痛更1加严重,发作更加频繁。1二、两部三叉神经支配区疼痛,疼痛特点短暂发作性剧痛,呈刀割样、触电;样、每次数秒至1〜2mim疼痛局限于三叉神经分布区内,不超越三叉神经的分;布范围。:三、检查患病神经分布区扳机点的位置,皮下有无压痛敏感的结节、条索块,i以它们作为进针点。注意颍肌和咀嚼肌有无萎缩,肌力是否正常。颜面部有“触;发点”。间歇期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所见。1四、必须与继发性或器质性三叉神经痛(小脑脑桥角肿瘤、鼻咽癌,或半月i节肿瘤引起的疼痛),牙痛、舌咽神经痛、偏头痛等鉴别。:【治疗】1一、针刀治疗1(一)治疗原则;应用针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

7、经病,松解挛缩、分离组织间粘连、疏通瘀阻、;流畅气血、恢复正常代谢,有快速止痛治愈作用。:(-)操作常规I1・患者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或侧卧位、定点;确定和标记2〜5个治疗点,一:般每次治疗间隔3〜5天,5次为一个疗程。[2.常规消毒铺巾后;[3.针刀刀口线与神经、血管平行,按四步进针的规程垂直骨血插入,深达;骨面。纵向、横向剥离二、三刀,有结节者切割2〜3刀,出刀后按压刀口不出;血为止。14.有的患者也可用疼痛液配合局部麻醉后再进行针刀治疗。[二、注意事项;排岀其它引起颜而部剧病的疾病,必耍时请相关专家会诊。针刀手术中应避1免损伤腮腺导管和穿人口腔内。出针后注意压迫止血。1三、

8、药物治疗:必要时适当配合屮、西药物予以活血化瘀及抗感染治疗。1【疗效评估】:一、治愈:临床症状消失,停止用止师药,一年内无反复。;二、好转:发作频率减低、强度下降、症状减轻,止痛药用量减少或停用。:第三节额颌关节紊乱症[【诊断依据】

9、一、有急慢性损伤和受寒冷刺激史、咀嚼习惯、单侧或双侧咀嚼、紧咬牙及;夜磨牙;:二、发病缓慢、颍颌关节隐痛不适,活动异常,甚至有开口障碍,开口初期I与闭口末期出现关节弹响及疼痛;:三、颍颌关节处有轻微的肿胀,耳前触诊有轻微窒息感。乙状切迹和上颌结1节后方、颛颌关节后区、关节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