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罗马的广场演变看西方的广场历史与发展特点

从古罗马的广场演变看西方的广场历史与发展特点

ID:43747520

大小:587.42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13

从古罗马的广场演变看西方的广场历史与发展特点_第1页
从古罗马的广场演变看西方的广场历史与发展特点_第2页
从古罗马的广场演变看西方的广场历史与发展特点_第3页
从古罗马的广场演变看西方的广场历史与发展特点_第4页
从古罗马的广场演变看西方的广场历史与发展特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古罗马的广场演变看西方的广场历史与发展特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从古罗马的广场演变看西方的广场历史与发展特点建工学院城市规划叶建军200911002105《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对“城市广场”如是描述:“广场(Agora),古希腊城市作为市民活动与聚会的露天场所。'‘它说明了广场的最早出现应该是在古希腊。它最初源于古代人的庆典与祭祀活动,是人们进行供奉、祭祀、宗教等活动的“广”而“空”的场地。古希腊从民主制国家的政治基础出发,富于智慧地将其国家政体形式体现在他们的城市公共空间里,广场由此诞生。在希腊城邦里,它成为城市政治生活不可缺少的一个基本要素,成为民主和法律裁决的象征。到罗马时期,君权的地位开始在西方政

2、治生活里突显出来,君权主义也开始在广场的设计和建造上体现。在有效继承古希腊城市广场的传统影响的情况下,从君权主义立场出发,这一时期的城市广场多以体现政治力量和高度的组织性为设计目标,它们大多被某一特定的大体量的建筑物支配着,因此获得建筑前广场的特征一一这一空间的转变,可以从古罗马帝国人的社会观念和社会关系的转变中得到解释:君主专制主义要求人必须屈从于中央集权的统治;同时,古希腊城市广场传统中的公共自由特征减弱,广场多用建筑群或围廊为界面围合封闭,强调建筑群所围成的实用空间,突出广场的形象,将古希腊广场自由、不规则、多少有些零乱的空间塑造为城市中

3、最整齐、典雅、规模巨大的开敞空间。古罗马广场(ForoRomano)所在的区域从主神殿山扩展到Palatine。一直到公元前7世纪,古罗马广场一直是政治、经济和宗教生活的中心。随后,在古罗马广场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帝国广场:恺撒广场、奥古斯都广场、内尔瓦广场、韦斯帕夏诺广场以及最令人留恋往返的图拉真广场,在这人们仍可以看到市场上巨大的柱子。它最初的显著纪念物大概出现于公元前6世纪,即最早几个伊特鲁里亚国王的统治期间,成为市场和集会之地。随着帝国的繁荣昌盛,所有反映城市的、宗教的以及政治生活的建筑物开始在广场上积聚起来。贵族住宅、商店、神殿和市场互

4、相争夺空间,商人、政治家和皇帝也争先恐后地在这个地区建造比以前更壮观的纪念物。历代统治者在这里修建庙宇、宫殿、会议场所、政府机构;帝国时期添置尤多,而且规模宏大,石筑工程精细,十分壮观。广场上还有店铺和摊棚。它是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商业和公众活动的中心。不仅古罗马的实际控制者元老院就建在古罗马广场,而且,在罗马共和国时期,作为罗马最高权力机构的人民大会就是在古罗马广场每年举行两次。至公元4世纪罗马已衰落,大规模的建设停止。到了2世纪,建筑的混乱现象沿着自然的轨迹发展,主要是由于所有的空间都被占用了。尽管政治权力中心转向帕拉蒂尼山,商贸中心转

5、向图拉真市场,新的建筑物转向帝国广场,但古罗马广场遗址仍是一个重要的象征焦点。公元455年,汪达尔人攻入罗马,广场遭到严重破坏,以后长期颓损。罗马失陷后,时间为它敲响了丧钟。3世纪时,熊熊的大火摧毁了广场,接踵而来的还有地震和5世纪时野蛮侵略者发起的进攻。中世纪时期,这儿的石块被大量地劫掠去盖教堂和宫殿,在建筑工人石灰窑里,珍贵的大理石化为粉末。最后,广场在肆意的掠夺后逐渐转变成了奶牛牧场,从18世纪末至今才陆陆续续得以较连贯的发掘。如今,这里已是断壁残垣。雄伟的埃米利亚殿堂,只剩下片片瓦砾散落在荒草之中;华丽的马森齐奥殿堂,只剩下几堵厚厚的高

6、墙在迎风沐雨。高耸的蒂奥斯库雷神庙,只剩下三根孑然兀立的石柱和光秃秃的基座;还有那萨图尔诺农神庙、维纳斯女神庙、罗莫洛神庙、恺撒神庙、和平神庙等,也只化做了一根根残缺不全的石柱。尽管如此,当年的繁华景象仍可从这断壁残垣中显现出来。古希腊城市广场提起古希腊,人们往往就想到帕提农神庙。不可否认,希腊建筑最著名的是神庙。然而,这个神庙不是孤立的。神庙与孕育神庙的圣地分不开,更与圣地上人们聚会庆典的活动分不开。在古希腊,宗教的膜拜仪式在庙外举行,人们对外部空间的感受比对神庙内部空间的感受亲切得多。在圣地,人们的活动成为主景,热闹而欢快,建筑经常作为背景

7、。于是,古希腊成就了“最完美的外部空间与最简单的室内空间。”雅典卫城就是一个典型。如果说圣地上奴隶主与自由民进行公共活动的户外场所,可以称为古希腊城市广场的雏形,那么它是自由的、有机的,在形成的过程中,以自发的因素为主。与此相对,公元前491年希波丹姆斯所作的米利都城重建规划,城市广场呈现为严谨规划的风貌。广场在此取代了卫城而成为城市的中心,它周围有神庙、议事厅、商店、体育馆、竞技场和剧场等。从自发的圣地到自为的城市广场,人类对空间的理解无疑是加深了。古罗马的城市广场罗马时期是一个世俗化的阶段。由于战争掠夺,经济实力增强,城市功能得到真正发展。

8、罗马空间形式多样,然而构思静态、构图对称、建筑独立、尺度超人,它是权力的一种肯定。对比古希腊的人性空间,古罗马从来就不、也从来未打算去适应人的尺度。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