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诗歌练习

高考文言文+诗歌练习

ID:43749355

大小:74.07 KB

页数:33页

时间:2019-10-13

高考文言文+诗歌练习_第1页
高考文言文+诗歌练习_第2页
高考文言文+诗歌练习_第3页
高考文言文+诗歌练习_第4页
高考文言文+诗歌练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文言文+诗歌练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文言文+诗歌”各地模拟卷综合训练[2018届河北省唐山市五校高三联考]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萧俛,字思谦。贞元七年进士擢第。元和十三年,皇甫磚用事,言于宪宗,拜俛御史中丞。俛与溥及令狐楚,同年登进士第,二人双荐俛于上。自是,顾眄日隆,进阶朝议郎,袭徐国公,赐绯鱼袋。穆宗即•••位之月,议命宰相,令狐楚援之,拜中书侍郎、平章事,仍赐金紫之服。十月,吐蕃寇泾原,命中使以禁军援之。穆宗谓宰臣曰:“用兵有必胜之法乎?”俛对曰:“兵者凶••••器,战者危事,圣主不

2、得已而用之。以仁讨不仁,以义讨不义,先务招怀,不为掩袭。古之用兵,不斩祀,不杀疗,不擒二毛,不犯田稼。安人禁暴,师之上也。如救之甚于水火。故王者之师,有征无战,此必腔之道也。如或纵肆小忿,轻动干戈,使敌人怨结,师出无名,非惟不胜,乃自危之道也。固宜深慎!”帝然之。时令狐楚左迁西川节度使,王播广以货币赂中人权幸,求为宰相。而宰相段文昌复左右之。俛性嫉恶,•••延英(殿)面言播之奸邪纳贿,喧于中外,不可以污台司。事已垂成,帝不之省,俛三上章求罢相任。俛居相位,孜孜正道重慎名器每除一官常虑乖当故鲜有简拔而涉克深然志嫉奸邪脱屣重位吋论称之。俛

3、趣尚简洁,不以声利自污。在相位时,穆宗诏撰《故成德军节度使王士真神道碑》,对曰:“臣器褊狭,此不能强。其子王承宗先朝阻命,事无可观,如臣秉笔,不能溢美。或撰进之后,例行观遗。臣若公然阻绝,则违陛下抚纳之宜:価俛受之,则非微臣平生之志。臣不愿为之秉笔。”帝嘉而免之。俛家行尤孝。母韦氏,贤明有礼,理家甚严。俛虽为宰相,侍母左右,不异褐衣时。丁母丧,毀瘠逾制。免丧,文宗征诏,恳以疾辞。既致仕于家,以洛都官属宾友,避岁时请谒之烦,乃归济源别墅,逍遥山野,啸咏穷年。(节选自《旧唐书•列传卷一百二十二》)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

4、一项是()(3分)A.孜孜正道/重慎名器/每除一官/常虑乖当故/鲜有简拔而涉克深/然志嫉奸邪/脱屣重位/时论称之B.孜孜正道/重慎名器/每除一官/常虑乖当/故鲜有简拔而涉克深/然志嫉奸邪脱屣/重位时/论称之C.孜孜正道/重慎名器/每除一官/常虑乖当故/鲜有简拔而涉克深/然志嫉奸邪/脱屣重位时/论称之D.孜孜正道/重慎名器/每除一官/常虑乖当/故鲜有简拔而涉克深/然志嫉奸邪/脱屣重位/时论称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绯鱼袋,指绯衣和鱼符袋,旧时朝官的服饰。唐朝三品以上紫袍,五品以上绯袍;而

5、鱼袋是唐、宋时官员佩戴的证明身份之物,唐代五品以上佩鱼符袋。B.节度使,官职名。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节度使”。节度使作为军事统帅,主要掌管军事、防御外敌,不负责民政。C.禁军,是封建时代直辖属于帝王,担任护卫帝王或皇宫、首都警备任务的军队。因时代、文化与地域的不同,有其他异名同义的名称,如禁卫军、御林军等。D.吐蕃,公元七至九世纪,我国古代藏族在青藏高原建立的政权。它的实际立国者松赞干布与唐朝文成公主联姻,因此吐蕃与唐朝经济、文化联系至为密切。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6、(3分)儿萧俛反对不义战争。吐蕃进犯泾原,朝廷派宦官带领禁军前去支援,萧俛对此表示反对,认为不要轻易发动战争。B.萧俛本性嫉恨奸邪。王播用金银财宝贿赂宦官宠臣,求取宰相Z位,萧俛对此痛恨至极,力谏无果,自己请辞相位。B.萧俛为人耿介自清。皇帝让萧俛为王承宗Z父撰写碑文,萧俛认为王承宗在先朝违抗王命,无可观事迹,因此不愿为其父执笔。C.萧俛追求清静洒脱。萧俛退休后,为避免老部下和朋友逢年过节宴请、拜谒的麻烦,就回归济源别墅,过着吟咏逍遥的生活。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古之用兵,不斩祀,不杀疗,不擒二毛,不

7、犯田稼。安人禁暴,师之上也(5分)译文:(2)延英(殿)面言播之奸邪纳贿,喧于中外,不可以污台司。(5分)译文:(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河淳①杜牧元载②相公曾借箸③,宪宗皇帝亦留神。旋见衣冠就东市④,忽遗弓剑⑤不西巡。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注】①唐与吐蕃的边境地带,安史Z乱时被吐蕃占领,②唐代宗时的宰相,主张收复河湼。③为君王谋划国事。④汉代晁错主张削藩定边,但景帝听信谗言将他杀害。⑤唐宪宗去世的委婉说法。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8、)A.首联中“亦”字表明元载和宪宗都曾关注西北边防,渴望收复河淤失地。B.第三句照应首联两句,引晁错典故意在说明元载虽有安边之志,但终被皇帝杀害。C.颔联中“旋”“忽”写出了世事难料,主张收复失地的君臣都不幸作古,空留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