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文化研究结题报告

农村文化研究结题报告

ID:43754843

大小:338.73 KB

页数:42页

时间:2019-10-13

农村文化研究结题报告_第1页
农村文化研究结题报告_第2页
农村文化研究结题报告_第3页
农村文化研究结题报告_第4页
农村文化研究结题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村文化研究结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结题报告书项目名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文化资源研究项目编号2013xtuxj61项目主持人钱鑫所在学院及班级历史系2012级文化产业管理2班项目级别□国家级□省级□校级立项年份2013年指导老师宋银桂联系电话18390228657填表日期2015年4月13日湘潭大学教务处制—、基本情况项目名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文化资源研究立项时间2013年完成时间2015年项目主要研究人员序号姓名学号专业班级所在学院项目中的分工签名1钱鑫20120707152012级文化产业管理2班历史系负责人2赵可20120707

2、092012级文化产业管理2班历史系完全参与345二、研究成果简介项冃申请时的预期成果及成果提交形式公开发表论文()篇、专利()项、调查报告()份软件、著作()份、实物()件、竞赛获奖()次其它(1)项目结题时取得的成果公开发表论文()篇、专利()项、调查报告()份软件、著作()份、实物()件、竞赛获奖()次其它(1)项目主要研究成果情况研究报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文化资源研究——以河南朱仙镇和山西平遥古城为例项目研究的日的、意义;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重要观点或对策建议;成果的创新特色、实践意义和社会影响;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的特色。限定在200

3、0字以内。一、项目研究的目的、意义;通过调查河南开封朱仙镇和山西平遥古城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乡镇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其是否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并且通过对比两者发展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总结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在文化产业方面的有效路径。挖掘乡镇特色文化资源,开拓新思路,提高乡镇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优化产业发展结构,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脚踏实地的基础上展望未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国家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基础上为乡镇文化产业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二、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重要观点;项目研究将分别选取山西省和河南省两个具有代表意义的乡镇作为研究对象

4、。山西省和河南省都位于黄河流域,历史底蕴深厚,名胜古迹众多。但根据文化产业发展情况来看,落后于历史文化遗产相对较少的东部沿海地区。因此我们深入调查两个乡镇的文化资源及开发现状,并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相关政策,对其发展做出整体评价。通过对比两个乡镇发展模式和策略,找出两者的共同之处和相互可借鉴的地方,概括总结出典型乡镇文化产业发展的普遍模式。进而,我们根据党和国家的相关倡导,针对发现的问题,对我国乡镇文化资源的开发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行对策分析。1、朱仙镇与平遥古城的文化资源发展现状。(1)朱仙镇朱仙镇(与湖北汉口镇、江西景德镇、广东佛山并称中国四大名镇

5、,是朱仙镇国家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区所在地。朱仙镇自唐代至民国时期,一直是水陆交通要道和商埠之地,明朝时是开封唯一的水陆转运码头,境内有中国三大岳庙之一朱仙镇岳飞庙,中国木版年画鼻祖一一朱仙镇木版年画,建筑规模堪称东亚第一大清真寺的朱仙镇清真寺,有古开封城遗址等名胜古迹。2007年,被评为十大'中国最美村镇'之一。经实地调研,我们发现,木版年画文化遗产在当地占据独特地位,发展方向多元化,但近年也因抢救不力等原因出现朱仙镇木版年画地位与价格的双重坍塌;文化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得到政府高度重视及投入,但实际效果很难满足前去旅游的消费人群的基本需求;民俗文化深受人

6、民群众喜爱,得到普遍认可,但不能与时代发展相结合,使民俗文化只限于当地居民,使居民不能开阔眼界,不能对民俗文化进行创新传承等一系列发展问题。(2)平遥古城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782年),至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自公元前221年中国实行“郡县制”以来,平遥一直是作为“县治”的所在地,延续至今。这是中国最基层的一级城市。保存的古城墙是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扩建时的原状,城内现存六大寺庙建筑群和县衙署、市楼等历代古建筑均是原来的实物。城内有大小街巷100多条,还是原来的历史形态,街道两旁的商业店铺基本上是17—19世纪的建筑。城内有37

7、97处传统民居,其中400多处保存价值较髙,地方风貌独特。在汉民族的传统文化、完整的古代民居群落、浓郁的金融气息等方面具有独特魅力。2、两省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相关政策对该乡镇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分析。(1)朱仙镇作为历史文化名镇,拥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物资源。全镇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更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一朱仙镇木版年画。郑汴一体化战略的实施,对朱仙镇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提供了优越的条件。2007年12月,朱仙镇编制了《朱仙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目前朱仙镇在省建设厅和省发改委的支持下

8、,正在对《朱仙镇总体规划》进行修编,高标准编制《朱仙镇社会和经济发展规划》、《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