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权益保护

劳动权益保护

ID:43757377

大小:190.50 KB

页数:67页

时间:2019-10-13

劳动权益保护_第1页
劳动权益保护_第2页
劳动权益保护_第3页
劳动权益保护_第4页
劳动权益保护_第5页
资源描述:

《劳动权益保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劳动者权益保护三、不可忽视的社会保障四、大学生求职陷阱防范二、毕业生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一、国家最新大学生就业政策(一)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三)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积极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四)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五)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和就业指导。(六)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七)强化对困难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援助。二、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和劳动合同(一)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简称“就业协议书”

2、,俗称“三方协议”,是由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统一制定的,各省市(自治区)教育主管部门印制的,为维护国家就业计划的严肃性,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由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签订的协议。1、就业协议书的主要内容用人单位的情况及意见毕业生基本情况学校意见备注规定条款2、就业协议书的签订当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在洽谈、协商基础上达成一致意见,以就业协议的形式将这种关系确定下来,此即为签约。毕业生在签订就业协议书时,要遵循一定的法定程序,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自己的权益。签约的程序用人单位在对毕业

3、生综合考察的基础上初步确定用人意向,由用人单位出具加盖公章的接收函,毕业生凭此函到学校就业主管部门领取三方协议。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就协议书所列事项平等协商,认真填写各项基本资料并签名盖章,如另有其他约定条款的,需在就业协议书上注明或另附补充协议。毕业生应在用人单位签字盖章后到学校就业主管部门登记盖章。学校需对其内容及签字盖章的效力进行形式审查,签署意见。学校签署意见后,学校保留一份协议,毕业生自己执一份,并由毕业生将另一份协议及时反馈给用人单位。1234签约注意事项:(1)查明用人单位的主体资格【案例】毕业生张某在

4、人才市场与一家投资咨询公司达成就业意向后当场订立就业协议,并约定了较高数额的就业违约金。后来张某到该公司实地一查看,才知该公司的实际情况与在人才市场向他介绍的情况存在着天壤之别,于是提出解除协议,用人单位要求张某承担高额的违约金。【分析】毕业生查明用人单位的主体资格,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是了解用人单位是否具有招聘毕业生的资格,根据现有的就业规范,凡上海用人单位招聘上海高校毕业生应到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办理信息登记,毕业生应聘时可询问用人单位的信息登记号;二是了解用人单位在就业市场介绍的情况是否与该单位的实际

5、情况相符,这要求毕业生不仅仅要了解单位的宣传材料,还需要到单位进行实地考察。(2)协议有关条款的内容必须明确【案例】毕业生王某与一家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用人单位口头答应每月薪资为4000元,单位代缴相关“四金”,但该内容并未在就业协议中注明,王某上班后用人单位提出4000元薪资已包含“四金”,单位不再代缴,于是双方发生争议。【分析】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订立就业协议时,应尽可能采用就业主管部门制定的示范条款,涉及福利待遇、工作期限、违约责任等内容应明确,否则日后一旦发生纠纷,可能由于事先约定不明确,不利于自身合法权益

6、的维护。如确有必要对条款作变更,亦应在内容上明晰,不要产生歧义。如无附加条款应将就业协议中的空白部分划去,注明以下空白。由于就业协议签订在前,有关的劳动合同(或聘用合同)订立在后,应尽可能将劳动合同(或聘用合同)的主要内容体现在就业协议所约定的条款中,注意两者的衔接。规定条款(3)按规定的程序订立协议【案例】毕业生林某与一家化工企业经面试达成就业意向,双方同意订立就业协议。林某为图方便,要求学校先在空白的就业协议上加盖鉴证意见书,然后自己也在协议书上签字,手持协议到用人单位签约。一到该企业,企业人事部以单位内勤请

7、假在家为由,要求林某将学校已鉴证、其本人已签名的空白就业协议留在该企业,要林某第二天来取。待第二天林某去取就业协议时,他目瞪口呆,原来该单位在就业协议中增加了若干不利于林某的条款。而此时学校、单位、林某均已在协议上签名或盖章。【分析】毕业生向学校领取就业协议后,与用人单位签订协议,然后将就业协议送交学校就业工作部门鉴证,学校鉴证是就业协议订立的最后环节。但有些毕业生往往为图方便,本人在就业协议书上签字后,要求学校先鉴证,再交用人单位签约。而个别用人单位利用最后签约时机,在就业协议书上另增有损毕业生权益的其他条款后

8、再签字盖章,待毕业生和学校知晓时,因协议已生效,一旦发生纠纷只能由毕业生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4)对就业协议的解除条件可作事先约定【案例】毕业生丁某想继续升学深造,于是在毕业当年报考了研究生。1月份参加研究生考试后,结果要到4月份出来,因此丁某又不敢放弃找单位的机会。2月下旬一家律师事务所来学校招聘,丁某参加面试并被录用,丁某如实告诉单位自己考研的情况,用人单位表示理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