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学科导论论文

[精品]学科导论论文

ID:43764108

大小:2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4

[精品]学科导论论文_第1页
[精品]学科导论论文_第2页
[精品]学科导论论文_第3页
[精品]学科导论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精品]学科导论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翻译的基础认识——对张玲老师的学科导论课的体会2010级商务英语专业41032077谭飞风1-中国翻译史简述根据史书记载,我国最早的翻译活动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东汉时佛教传入我国,以后的近千年里,我国共翻译佛经1500多部,丰富的翻译实践造就了一批佛经翻译理论家,其中最为代表的有三人,分别是鸠摩罗什,真谛,玄奘。鸠摩罗什是主张全面意译的第一人;玄奘的译文具有“意译直译、圆满调和”的品味,他还提出了“既须求真,又须喻俗”的翻译标准,力求忠实与易懂并重。这是我国第一次的翻译高潮。第二次则出现在明朝后期的西方科技翻译,其代

2、表人物是徐光启。徐光启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合译了6卷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还独译了不少天文地理等方面的著作。第三次翻译高潮则指鸦片战争后至“五四运动”前的西方政治思想和文学翻译。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组织了一大批学者翻译有关西方自然科学书籍。在维新思想的影响下,一大批介绍西方政治思想、科学方法的译作和文学名著的译本问世。其中最有名的当推严复,他的译著推动了“新学”的发展,起到了启蒙的作用。他提出的翻译标准“信、达、雅”至今仍为翻译界所认可。文学翻译方面成就最大的是林纾,他的翻译方法奇特:由懂外语的合作者口述原文内容,他再

3、“加工”成译文。这样的译文虽然难以忠实于原文,难免有许多遗漏、删改、增补之处,但可读性仍然很强,对介绍西方文学起到一定的作用。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期间,我国的翻译活动为马列主义思想和世界文学的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由于白话文代替了文言文,通俗易懂的大众化语言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吸引了更多的读者。这一时期的学者不仅翻译了大批世界名著,而且对翻译理论进行了认真的思索和探讨,为我国的翻译理论的系统化和科学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关于翻译D翻译的定义和准则A.定义何为翻译?翻译是指运用一种语言用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完整

4、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翻译是一种“语言转换”活动,但并非是词语和语句结构的简单转换,在进行翻译活动时不应该仅仅着眼于语言层面的转换,更重要的是语义的转换。因此在翻译时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准则。B.准则a)忠实正如定义说描述的,翻译是要将原文说表达的意思准确完整地转述出来,也就是说译者的人任务是表达他人的意思,而不是进行再创作,因此,在翻译时必须遵循“忠实”这一原则。要使最终的译文达到“忠实”的效果,首先必须要对本民族的语言文字有扎实的文化功底。翻译的过程包括理解原文和表达原文,所以如果不能很好地掌握汉语,那么无论是中译

5、英还是英译中,都会出现偏差,甚至是错译。例如,在翻译“和尚打伞,无法无天这个歇后语的时候,如果不能正确地理解它的涵义,就有可能会错译为"lamalonemonkwalkingtheworldwithaleakyumbrella.w但是正确的译法应该为Tamamonkunderanumbrella,defyinglawshumananddivine.”。此夕卜,在英译中的时候,尽管能够理解原文的意思,但是却不能准确地表达出来,即使翻译出来,最终的结果也达不到我们随后讨论的“通顺”的效果。这都是由于没有良好的汉语语言功底,

6、由此可见,对母语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直接影响到了翻译质量的好坏。其次,对于外语,主要是英语的掌握程度也是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的。这里所提到的掌握程度不仅仅指语法规则,词汇量这些语言方面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对于语言背后的文化相关背景知识要有所了解。翻译并不是一种单纯的跨语言的活动,它更是一种跨文化的活动,所以不能只在语言上下功夫,而忽略了不同文化背景造成的差异,导致了错译、乱译的发生。例如,“fiveozclockshadow”并不是指“五点钟的阴影”,而是指男士的络腮胡子。当出现自己不能确定意思的部分是,切不可以根据自己的理

7、解随意翻译,可以向nativeSpeaker请教,也可以查阅有关资料和工具书。同样的问题,在理解中国文化的时候也应当注意,不可以望文生义或是断章取义。b)通顺如果说忠实是意义上要遵循的原则,那么通顺就是语言上要达到的标准。译文语言必须做到通俗易懂、清晰流畅,要极力避免出现翻译腔,即逐词死译、硬译导致出现的语言晦涩,语句不通,逻辑混乱等。译者在进行翻译的时候要尽量做到这两点的统一。忠实永远是第一位,翻译的时候一定要做到忠实原文;通顺虽然是第二位的,但是也不可以只追求忠实而不顾通顺,毕竟翻译的功能就在于要让文化更好的传播,

8、是为了不让人们因为语言的障碍而阻碍了他们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因此必须考虑读者的想法。这两者要做到统筹兼顾,不可偏废。2)翻译中出现的问题和障碍翻译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要在两种语言文字之间找到一种对等的关系,但这种对等关系并非指逐字、逐词的死译,而是一种动态的关系。“动态对等”(DynamicEquivalence)是奈达(E.Ni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