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防失误“二十字诀”

初中数学防失误“二十字诀”

ID:43765424

大小:2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4

初中数学防失误“二十字诀”_第1页
初中数学防失误“二十字诀”_第2页
初中数学防失误“二十字诀”_第3页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防失误“二十字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中数学防失误“二十字诀”常常看到大大小小的数学考试后,有很多同学大呼小叫:我这道题本来会做的,可惜这里错了,那里忘了云云。我有时也很烦恼,为什么老师常常讲的题口学生还是常常会错。静下心來一想,这也难怪,平时做题,可能有同学或老师在一旁提醒,考试时可是正儿八经的一人一桌,考场严肃得很,气氛一紧张,考生难免东错西错,如何尽量在数学考试屮减少失误,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水平,除了心态放平以外,述有什么好的应试技巧呢?我偶得一计,美其名曰:“卄字诀”,可以在考试的时候经常地提醒口己。我的所谓“廿字诀”的全部内容是:“单格a特结,标检文形函,自量猜分吋,问名装准页”。学生不到三分钟无论谐音记,还是

2、硬背,都可以记住,各位,这可不是什么武学秘传,不过应付初(高)中数学考试,却能有效地提高分数,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失误。一待试卷和草稿发下,马上用铅笔在草稿上写上,不算违规。考试时遇到困难和检查时,不时地去读一遍,确能收效。下面,我把这廿字逐-作个阐述。1.“单”就是单位,数学考试中特别是填空和计算题需要写上单位,学生因为忘写而扣分屡见不鲜,也有错写单位的,如面积的平方米错写成米。2.“格”就是格式,有些同学解题没有格式,随心所欲,也会被扣分。3.“a”就是英文字母a,-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的二次项系数a和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的二次项系数不为零。但学生求字母的取值范围时往往会忽略。4.“

3、特”就是特殊值法,有些很难的数学题,学生百思不得其解,用特殊值法来做,有时能收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这也符合“一般——特殊——一般”的辩证法。5.“结”就是结论,应用题的答,简答题的结论,作图题的结论,也往往忘记写。6.“标”就是标准,从小学到初中,最后结论因未约分而失分的事时有发生,单项式或二次根式前的系数也常常写成带分数,分母带根号或根号里面有分母也不鲜见,这些不标准的结论都要避免。1.“检”就是检验,初中数学最常见的三类题目的根的判别式,而学生常常在做这类填空、选择、计算、证明时,往往会忽略检验,从而导致不必耍的失分。2.“方”就是方程思想,中学数学很多问题若用方程思想来解决,的确能

4、使问题迎刃而解。3.“形”就是数形结合,很多题目若借助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可使问题容易解决,特别是传统应用题屮的行程问题和二二次函数的题口,有吋不防画个草图试试。4.“函”就是函数,现在中考很多数学应用题,可以用函数思想來建模。这也是学生颇感棘手的内容Z-o5.“自”不是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关于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我曾经编过一个顺口溜:整式取全体实数,分式分母不为零,偶次根式非负数,实际问题要考虑,这里的式指的是函数解析式中右边的代数式。考试时,对实际问题用函数方法解时,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往往漏写,从而导致失分。6.“量”就是度量,某些几何填空式选择题,要算角、线段的大小或位数关系,

5、确有一定的难度,不妨用量角器式刻度尺量一量。不过,如果原题图形不精确自己最好画一个。7.“精”不是猜想,有些填空和选择题虽然很难,但空着也是浪费,怪可惜的,这里不妨猜一个算一个,选择题就有四分之一做对的概率,何乐而不为呢?8.“分”就是分类讨论思想,现在中考题中分类讨论题越来越多,学生常常遗漏其中的一种或儿种情况,我也常常提醒同学多长儿个心眼,防止一挂一漏万。9.“吋”就是吋间,留心一下时间,一般填空题和选择题大约控制在半小时内,其余题口依次做下来,难题跳过,留到最后做,切忌硬攻而耗费大量时间,最后一定要留15分种左右时间查全卷,但也不能过频看表,口乱阵脚,一般或一类题看一次。10.“问

6、”就是看不清的式有疑问的地方,式有什么要求,尽管多问老师,胆小而不敢问,万一试卷真的有什么差错,后悔可来不及了,这里也要提倡“不耻下问”。1.“名”就是“名字”,有些考生因为心情紧张,会把名字和准考证号码给漏写了,岂不是等于白考了,这么一提醒,肯定有用。2.“装”就是装订线,过去考生做反面的的试卷吋,常常会做在装订线的里面,从而做对的题口因为在装订线内而被扣了分。其实,试卷可沿装订线折叠,答题答在装订线内,从而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3.“准”就是准考证,除了答题别忘写准考证号码外,进考场和出考场都别忘记带准考,否则,到吋下一次考试不见了准考证,不把你急得浑身是汗才怪。4.“页”就是待试卷发

7、下,数一数共有多少页,几大题,然后可以分配时间、调整解题速度,过去常听说有考生因漏做一页或儿页的而抱憾终生,前车Z辙,当作后车Z鉴。从去年11月以来,各种大大小小的数学考试中,我都如此要求学生,到了期末考试,我所教的105个学生,只有两人忘了根式方程的检验。因为这两人连口诀都忘写了。回想10月份的那次月考,超过20%的同学根式方程没有检验,其他题口也错误百出,看來此招的确管用,最近初三复习考试,学生不必耍的失误大量减少,所以今天写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