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游戏原理与运用第七章幼儿园各类游戏的指导

学前儿童游戏原理与运用第七章幼儿园各类游戏的指导

ID:43766847

大小:8.23 MB

页数:116页

时间:2019-10-14

学前儿童游戏原理与运用第七章幼儿园各类游戏的指导_第1页
学前儿童游戏原理与运用第七章幼儿园各类游戏的指导_第2页
学前儿童游戏原理与运用第七章幼儿园各类游戏的指导_第3页
学前儿童游戏原理与运用第七章幼儿园各类游戏的指导_第4页
学前儿童游戏原理与运用第七章幼儿园各类游戏的指导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游戏原理与运用第七章幼儿园各类游戏的指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华东师大出版社第七章幼儿园各类游戏指导策略教学目标1、理解幼儿园各类游戏的含义、特点、教育作用等基本理论知识。2、初步会指导幼儿园各类游戏。教学内容第一节感知觉游戏的指导第二节角色游戏的指导第三节结构游戏的指导第四节表演游戏的指导第五节规则游戏的指导导入问题:幼儿园中的游戏与幼儿园外的游戏有何不同?幼儿园游戏的特点游戏时间的固定性游戏环境的教育性伙伴关系的稳定性教育者的指导性育者的指导性教伙伴关系的稳定性第一节感知觉游戏指导一、感知觉游戏概述(一)感知觉游戏概念和重要性1.感知觉和感知觉游戏感觉游戏是

2、指以刺激、训练婴幼儿感觉器官为目的的游戏种类。2.感觉统合相关知识和感统训练训练(补充内容)3.感知觉训练的重要性补充内容:感统及感统失调1972年,美国南加州大学临床心理学专家爱尔丝博士(Ayresa.J)创导了感觉统合(SensoryIntegrafionTheory)——即“感统”理论。“感统”是指将人体器官各部分感觉信息输入组合起来,经大脑统合作用,完成对身体外的知觉做出反应。感觉统合是指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过程。感觉统合失调:即为大脑功能失调的一种,也可称为学习能力障碍.感觉统合失调是指

3、外部的感觉刺激信号无法在儿童的大脑神经系统进行有效的组合,而使机体不能和谐的运作,久而久之形成各种障碍最终影响身心健康。造成感统失调的原因可分为以下两种:1.生理原因(先天性的)因胎位不正引起的平衡失调;因早产或剖腹产造成幼儿压迫感不足;造成触觉失调。因怀孕期间不正确的吃药和打针对幼儿造成的伤害;2.环境及人为的原因(后天性的)由于小家庭和都市化生活,使得儿童活动范围变小,大人对幼儿过度保护,事事包办,导致儿童接受的信息不全面;父母太忙碌,辅导少而造成幼儿右脑感官刺激不足;出生后,孩子没经过爬行就直接

4、学习走路,造成前庭平衡失调;父母或保姆不准孩子玩土,玩沙,害怕弄脏,从而造成幼儿触觉刺激缺乏;过早地使用学步车,使幼儿前庭平衡及头部支撑力不足;父母的要求太高,管教太严,人为地造成孩子压力太大,儿童自由活动时间太少造成精神上的伤害,产生拔苗助长的挫折等等。常见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问题有:触觉问题1.躲避接触 固执于某些物件要时刻抱着才有安全感,不爱玩身体接触的游戏,嫌弃某些质地的衣物2.讨厌被触摸 讨厌理发、洗澡、刷牙,不喜欢绘画、沙土、泥工等手工作业3.爱打架 爱发脾气动手打人,对非恶意的身体接触反

5、应激烈前庭感觉功能问题1.上课时东倒西歪,写字握笔姿势不当,端坐、阅读、写字时姿势不正确2.阅读中容易出现跳行、漏行,头部运动时,眼睛在空间视物不稳定3.晕车、晕船,大幅度运动中容易头晕4.结构和空间知觉障碍,难以辨别图象的细微差别5.逃避或害怕运动,运动中主要用眼睛协调动作本体感觉功能问题1.书写速度慢,字迹不规则,书写时往往过分用劲2.在学习和其它活动中,顺序性和时间意识差3.容易因为非智力因素引起学习不良,完成简单动作常常遭遇失败,自信心不足,遇到困难容易沮丧,依赖性强4.学习系鞋带、扣钮扣等精

6、细动作困难,大运动和精细运动技能差,动作笨拙,不喜欢翻跟头,不善于玩积木5.不合群、孤僻,在陌生环境容易迷失方向(二)感知觉游戏内容1.视觉游戏通过游戏刺激孩子视觉,促进孩子视觉发展。2.听觉游戏刺激婴幼儿听觉,促进听觉的发育。3.嗅觉游戏以刺激嗅觉,促进嗅觉发展为主的游戏。4.味觉游戏以刺激味觉,促进味觉发展为主的游戏。5.触觉游戏指让幼儿用身体触摸或触碰物体,以感受物体的性质的游戏6.平衡游戏就是对幼儿前庭平衡觉进行训练的游戏。(三)感知觉游戏特点1.阶段性、顺序性2.个别性3.生活性、情境性二、

7、感知觉游戏指导原则(一)幼儿“主体性”(二)整合性原则1.目标整体性2.感知觉游戏与各领域教育相融合4.资源整合性3.感知觉游戏与一日生活相融合(三)渐进性原则第二节角色游戏指导问题:以上游戏属于什么游戏?导入:娃娃家:幼儿分别扮演爸爸、妈妈、宝宝,想出很多成人的事来模仿,如买菜、烧饭、招待客人……照相馆:小朋友戴上工作牌,拿起照相机招呼其他小朋友照相……一、角色游戏概述幼儿扮演角色,通过模仿和想象,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角色游戏是幼儿期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游戏(一)角色游戏的特点1.印象性2.

8、自主性3.想象性(二)角色游戏的作用1.增进幼儿社会认知2.学习社会性行为,发展交往能力3.有助于培养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4.角色游戏能培养幼儿的意志品质、情感和性格(三)角色游戏的发展水平1.角色的扮演2.游戏的内容——主题和情节3.幼儿的目的性、主动性及组织游戏的能力的发展娃娃家汽车医院理发店幼儿园超市动物园火车站电影院…随着经验的丰富,幼儿角色游戏的主题由简单的、自由的内容发展到比较复杂的、有规定的内容。家庭幼儿园社会小班:娃娃家中大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