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健全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体制机制研究调研-中集海工院

建立健全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体制机制研究调研-中集海工院

ID:43769139

大小:37.2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14

建立健全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体制机制研究调研-中集海工院_第1页
建立健全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体制机制研究调研-中集海工院_第2页
建立健全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体制机制研究调研-中集海工院_第3页
建立健全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体制机制研究调研-中集海工院_第4页
建立健全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体制机制研究调研-中集海工院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立健全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体制机制研究调研-中集海工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集海工实施创新驱动方面的做法创新驱动战略的措施和成效创新推动企业的发展,为企业带来的根本的效益,而国家和政府的支持也大大增加了广大科研人员创新的积极性,使中集海工技术创新的深度和高度不断提高,近年来,中集海工研发设计研究了包括cosl系列的恶劣海域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研发设计研究、Schahin系列的中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研发设计研究、D90系列的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研发设计研究、GM4D的半潜钻井平台、GASPLANT的自升气体处理平台、SSCV半潜生活起重平台、还有在研项目FSRU浮式天然气储存和再气化船、FPSO(浮式油气生产和存储平台在

2、研)在新技术方面,从2008年至2012年在半潜式平台总体强度、振动噪声控制、水动力性能分析、稳性分析、结构分析等做了大量的研究分析等14项中集集团和国家项目。研发设计既是具备总包能力的敲门砖,也是提升建造效率的根本点。我们计划在不断开发符合国际市场需要的新船型的同时,将设计理念与中集的建造设施和供应链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减少总包建造各环节的接口,并尽可能推出标准化菜单式产品,充分发挥中国在建造领域的比较优势。未来海工建造市场很可能是被若干家具有强大设计能力的船厂所掌控。目前,中集海工通过积极与船东和设计公司战略合作,走出了一条“船东、船厂、设

3、计公司”三位一体研发设计模式。未来将在COSL中海油服系列平台成功交付的基础上,通过优化设计,与国际主流设计公司联合设计等方式继续推出适用于北海、巴西、西非、墨西哥湾等全球主流海洋油气产区的半潜式钻井平台系列设计。2013年5月,中国正式被北极理事会接收为观察员国,中集来福士自主设计的可以适用于北极圈的深水冰区半潜式钻井平台设计已经完成。与此同时,中集来福士设计总包、与俄罗斯船厂共同建造的里海自升式钻井平台项目交付。中集来福士与美国Transocean等海工主流客户一起设计了中等水深经济型高端半潜式钻井平台,用以占领老旧平台更新换代这一达数百

4、亿美元规模的市场。二、在产学研结合方面的做法及经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本步骤,在迅速缩短与国际先进造船企业差距的进程中,中集海工通过与国内重点院校、国际知名设计公司、船级社等的合作与交流,掌握了产品基本设计阶段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仁6+6协同创新中心:2012年9月由哈尔滨工程大学牵头,协同大连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江苏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六家高校;会同中集集团、中船重工、中船工业、海油工程、中国船级社、海装舰船所六家企业组建的“深海工程与舰船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已获工信部批准;2、与国际著名船级社美国船级社、

5、中国船级社建立联合研发中心,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在产品研发阶段即与船级社一道,结合最新的国际公约、规则和规范,对研发项目进行整体评估和论证,使研发项目既满足船级社的要求,又符合船舶建造新趋势,以抢占市场先机。3、与中国海洋大学共建“振动与噪声实验室”,主要研究关于海洋工程装备生活区振动噪声进行前期预报、测试、以及控制项目专题;4、与中国海洋大学联合申报山东省蓝色产业领军人才及关键技术突破重大专项;5、与中船重工第702研究所合作项目半潜式支持平台系列、维京龙号半潜式钻井平台模型试验,主要研究风洞试验、拖曳试验、耐波性试验;6、与GLOBALM

6、ARITIMEAS合作项目GM4D北海半潜式钻井平台技术设计及知识产权许可,主要研究平台的基础设计及知识产权许可;7、与Friede&GoldmanMarketingB.V.合作项目JU2000E和SuperM2自升式钻井平台技术设计,主要研究平台的基础设计、详细设计、升降系统和锁紧系统的设计。8、与哈尔滨工程大学合作完成半潜式支持平台系列、维京龙号半潜式钻井平台模型试验,主要研究风洞试验、拖曳试验、耐波性试验;三、在人才引进、培养及使用方面的措施及成效技术创新的根本是人才智力支持冲集海工字成立之初即放眼全球,实施“全球引智”工程,从船舶和海

7、工装备建造水平先进的国家引进相关专家人才。公司同时聘请包括美国工程院院士、国内外知名海工大学教授在内的专家学者作为海工院技术委员会专家或顾问,组成实力强大的技术专家团队。1.WilliamWebster:美国工程院院士、研发顾问,研究方向:船舶及海洋工程,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前副校长2•刘燕嘉:美国船级社移动式平台技术委员会委员、副总裁,作为负责人之一,负责研发设计了中集来福士总装建造模式及流程3•孙丽萍:教授、博导、研发顾问、哈尔滨工程大学深海工程中心常务副主任,工信部海工专家组成员4.CeesLeenaars:海工专家、研发顾问,荷兰Lee

8、naars技术公司总裁5•李华军:教授、博导、研发顾问、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主要研究:海洋平台力学特性,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6•张大刚:教授,美国迪玛尔设计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