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一轮复习必修二训练题

人教版高中生物一轮复习必修二训练题

ID:43771276

大小:160.43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14

人教版高中生物一轮复习必修二训练题_第1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一轮复习必修二训练题_第2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一轮复习必修二训练题_第3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一轮复习必修二训练题_第4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一轮复习必修二训练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生物一轮复习必修二训练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必修二训练题姓名班级选择题答题卡题号123456答案1、下列三个细胞來白于同一二倍体动物个体,叙述正确的是:甲乙丙A.若该牛.物体的基因型为AaBb,则该牛•物一定会产牛•四种比例相同的配子B.癌细胞的分裂方式是甲,受精卵的分裂方式是乙C.丙细胞名称为次级精母细胞D.图甲、乙、丙三个细胞染色体组数分别是:四个、两个、一个。2、人类的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患病的原因之一是患者体内苯丙氨酸疑化酶基因发住了改变,该基因的模板链局部碱基序列由GTC突变为GTG,使其编码的氨基酸由谷氨酰胺变成了组氨酸,导致患者体内

2、缺乏苯丙氨酸疑化酚,使体内的苯丙氨酸不能正常转变成酪氨酸,而只能转变成苯丙酗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苯丙酮尿症是由于相应基因的碱基对发生了碱基对替换何引起的一种遗传病。B.从上述材料分析可知,编码谷氨酰胺的密码子为CAGoC.该病与口化病,先天性聋哑以及软骨发育不全都属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D.苯丙酗尿症体现了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3、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有()。①正确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②研究时采用单因素到多因素的方法;③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④科学地设计了试验

3、程序。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4、下列说法符合拉马克进化观点的是()①食蚁兽的舌头变得细长,是由于食蚁兽长期舔食蚂蚁的结果②比目鱼的双眼并列于向光的一面,是由于长期卧伏于海底的缘故③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④嚴鼠由于长期生活于地下,眼睛萎缩、退化⑤病菌抗药性的不断增强是由于抗生素对病菌的抗药性变异定向选择并逐渐积累的结果A.①②③B.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5•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小肠内,食物中的DNA主要是以核糖核昔酸形式通过

4、主动运输被吸收进入血液B.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最关键的设计思路是让DNA和蛋片质混合作用于细菌C.真核牛: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原核纶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中的-•种D.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而蛋口质不是遗传物质6、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c),该蛋白无致病性。PrPc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咬(月元粒),就具冇了致病性。PrPB5J以诱导更多PrP的转变为PrP叭实现航粒的增——可以引起疯牛病.据此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肮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小B

5、.航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町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D.PrP,转变为PrP"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29.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在理论上,上清液中不具有放射性,下层沉淀物中具有很高的放射性;而实验的实际最终结果显示:在离心上层液体中,也具冇一定的放射性,而下层的放射性强度比理论值略低。(1)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采用的实验方法是O(2)在理论上,上层液放射性应该为0,具原因是o(3)山于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之间

6、有较大的误差,山此対实验过程进行误差分析:a.在实验中,从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到用离心机分离,这一段吋间如果过长,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含量升高,其原因是b.在实验屮,如果有一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人肠杆菌细胞内,将(填“是”或环是”)误差的來源,理由是o(4)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o(5)上述实验中,(填“能”或“不能”)用&N来标记噬菌体的DNA理由是O(6)若要人量制备卅35$标记的噬菌体,需先用35$的培养基培养,再川噬菌体去感染o30、下列甲图中DNA分子有“和11两条链,将甲图小某一片段放人后如乙图所

7、示,结合所学知识冋答下列问题:乙(1)从甲图可看出DNA复制的方式是o(2)甲图屮,A和B均是DNA分子复制过程屮所需要的酶,具屮B能将单个的脱氧核昔酸连接成脱氧核廿酸链,从而形成子链,则A是酶,B是酶。⑶图甲过程在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小进行的场所有,进行的时I'可为3(4)乙图中,7是-DNA分子的基本骨架山交替连接而成;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连接成碱基对,并且遵循原则。31、已知桃树中,树体乔化与矮化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D、d控制),蟠桃果形与圆桃果形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H、h控制),蟠桃对圆桃

8、为显性。下表是桃树两个杂交组合的实验统计数据:亲本组合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株数组别表现型乔化蟠桃乔化圆桃矮化蟠桃矮化圆桃甲乔化蟠桃X矮化圆桃410042乙乔化蟠桃X乔化圆桃3013014(1)根据组别的结果,可判断桃树树体的显性性状为o(2)甲组的两个亲木基因型分别为。(3)根据甲组的杂交结果可判断,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不遵循H由组合定律。理由是:如果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