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單元示例-香港教育城

學習單元示例-香港教育城

ID:43775913

大小:446.58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9-10-14

學習單元示例-香港教育城_第1页
學習單元示例-香港教育城_第2页
學習單元示例-香港教育城_第3页
學習單元示例-香港教育城_第4页
學習單元示例-香港教育城_第5页
资源描述:

《學習單元示例-香港教育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JUirOC—-y—選修卑兀五香港文學示例一一、學習目標研習香港文學作品,了解香港文學的特色,領略作者的思想感情,體會文學與個人、地域的關係,並培養對香港的歸屬感,提高賞析、評論文學作品的能力,以及創作文學作品的興趣。二、學習重點1.認識香港文學的發展2.探討香港文學的地域色彩3.認識文學與時代、社會、文化、生活的關係4.賞析及評論香港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和藝術手法5.創作文學作品6.培養閱讀香港文學作品的興趣和習慣三、學習成果1.能聯繫生活經驗,體悟香港作家的情懷,對香港文學作品有個人的感受2.能運用文學基礎知識,理解和分析香港文學作品的本土特色3.能運用文學

2、基礎知識及從不同角度賞析、評論香港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並有個人的見解4.能運用不同的表現手法創作,表達思想感情,呈現個性1.樂於閱讀香港文學作品共33節,每節40分鐘五、學習材料甲選用學習材料:1.視像光碟:《香港文學散步》(第三章「魯迅」)2.柳木下《我,大衣》3.鷗外鷗《和平的礎石》4.柳木下《沒有安息》5.外鷗《禮拜日》6.力匡《燕語》7.8.黃谷柳《蝦球傳•春風秋雨》(選段)劉以皀《動亂》9.鄧阿藍《不要讓爸爸知道》10.劉紹銘《童年雜憶•童工歲月》11.馬國明《荃灣的童年》12.李金鳳《重回深水境》《筲箕灣的兩種聲音》14.也斯《傍晚時•經

3、都爹利街》15.小思《香港故事(一》16.伍淑賢《父親》(之三)17.西西《玫瑰阿娥的白髮時代》18.顏純鈎《關於一場與晚飯同時進行的電視直播足球比賽,以及這比賽引起的一場不很可笑的爭吵,以及這爭吵的可笑結局》19.潘惠森《雞春咁大隻甲由兩頭岳》20.佛琳(編)《八色風采——香港劇本十年集:九十年代》乙建議配合閱讀書籍:1.黃繼持、盧瑋蠻、鄭樹森(編)《早期香港新文學作品選》陳智德(編)《三、四O年代香港詩選》3.瑋蠻(編)《香港的憂鬱文人筆下的香港(一九二五4.黃繼持、盧瑋蠻、鄭樹森(編)《國共內戰時期香港本地與南來文人作品選1945-1949》5.小思《香

4、港故事》6.湯禎兆(等著)《環頭環尾私檔案》7.關夢南、葉輝(編)《香港新詩選讀》8.陶然(編)《香港文學散文選》9.西西《我城》10.也斯《剪紙》11.盧偉力(編)《破浪的舞台——香港劇本十年集:八十年代》12.張秉權(編)《躁動的青春——香港劇本十年集:七十年代》六、學習內容簡介教學環節課節學習內容香港文學初探1-4認識香港文學的早期風貌,初步探討一些「香港文學」的概念,如地域色彩、南來作家、本土作家等。人生邊上5-10選讀南來作家的文學作品。比較作品中不同年代作家對於香港生活的不同體驗,並透過理解、賞析和評論文學作品的內容、主題和表現手法,探討作品和時代

5、、生活的關係。都市留情(一)新詩及散文11-20都市留情(二)小說及戲劇21-30選讀香港本地作家的作品。認識作品中呈現的都市面貌,進而探究作家對本土生活經驗的反思。讓學生分析、比較及評論有關作品的內容、主題和表現手法,並探討文學、個人和都市三者的關係。總結31-33總結研讀香港文學作品的經驗,共同探討:(1)文學與時代、社會、文化、生活的關係(2)香港文學的特色(特別是地域色彩)(3)香港文學的地位和價值文學創作:以「香港人、事、情」為題材,運用本單元選讀作品的表現手法創作(不限文類b延伸活動:香港女性作家作品評賞彈性選讀一位在香港本土成長的女作家作品。從處

6、理作品的內容、風格和創作手法,分析和評價該位作家在香港文學的地位和成就。乙評估:進展性評估教師可視乎需要,透過本單元不同環節中的活動,了解學生的學習,以調整教學,有關的活動如:•分組討論・課堂報告•將小說片段改寫獨幕劇總結性評估任選其一:•撰寫評論•撰寫讀書報告以上之評估活動是因應本示例設計之特點建議,以下於「構思和備註」欄的相應位置,以怎標示,並進一步說明該活之評估重點,提供評估準則,以供參考。香港文學初探第1・4節1.播放《香港文學散步》視像光碟的第三章「魯迅」,向同學講解魯迅演講於香港新文學發展的重要意義。2.學生自讀柳木下《我,大衣》,分組討論這首作品

7、的意象、語弓及禺意。可參考《記詩人柳木下》,見葉輝(2001)《書寫浮城:香港文學評論集》,香港:青文書屋,頁362-375o3.講讀鷗外鷗《和平的礎石》,引導學生賞析作品的內容及藝術特點。可參考《鷗外鷗與香港》,見葉輝(2001)《書寫浮城:香港文學評論集》,香港:青文書屋,頁349-36U4.學生自讀柳木下《沒有安息》及鷗外鷗《禮拜日》,然後分組討論,比較這兩首詩的題材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兩首詩同樣以禮拜堂及禮拜日為題材,但作者對此卻有不同的感受。5.教師介紹早期香港文學的風貌-以及一些「香港文學」的概念,如:•南來作家2•地域色彩'•本土作家-建議教師就香

8、港文學的概念作岀介紹,然後引導學生作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